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27(2 / 2)

加入书签

  因为有杂交水稻在前,对于县尊这次拿出来的,据说山地和旱地也能种植的玉米、土豆、红薯、花生等物,农家人们也种植热情空前高涨。

  不过相对于玉米和红薯来说,人们对于种植土豆的热情要稍微次一点,因为县尊说,这个名叫土豆的东西,发芽或者发绿后,就不能吃了。

  不能吃他们还种它干嘛?可别吃中毒了。

  是以只有少数的人家种植,即使有种的,也只种植不过巴掌大一块地,试试看而已。

  和之前一样,县尊说各种农作物种子有限,每家每户限五斤种,有功名和积善之家率先领取,可择优领取十斤种子。

  越是这样限购,原本还有些犹豫的人家,全都怕种子没了,越发要种。

  慕清家八口人,二十亩地,其中十亩上等水田,五亩中等水田,五亩下等山地,这田地在还未分家的农家已经算多了。

  很多人家总共能有个十亩地,就已经很不错了,而这十亩地中,必然有几亩山地是不能种稻子的,每年只能种些麦子和菘菜、秋葵。

  今年这些山地全部都种上了玉米、红薯和土豆、花生。

  等到七月其它人家在收割本土的稻谷时,母亲家种植的芸苔熟了。

  ***

  席瑞安已经离家数月,此时回到怀安县,除了要拜访他的恩师席瑞安之外,还要回家一趟。

  他跟着岑知州到怀安县并没有马上回去,而是跟着席瑞安、岑知州一起下乡,见证了全怀安县杂交水稻丰收的一幕。

  此时杂交水稻全部收割完毕,他也准备回家一趟,看看家中兄弟姐妹和阿娘。

  回去前,他已经听恩师席瑞安说过,阿娘将三郎也送去学堂读书,现在家里除了他之外,又有一个读书的人,甄博文自然是欣喜。

  独木不成林,他早就想过,若他他日能中,定也要让族中少年都去读书,若他有天真能高中,整个族中靠他一人是不行的,且若不培养族人,等他老去,族中后继无力,也会很快衰败。

  当然,此时说这个还为时过早,这不过是甄博文偶然的一些想法罢了,一切还要等他哪天真的高中再说,不然都是虚谈。

  此时正值农忙季节,牛全都拿去耕地了,农人家里有牛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