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80(2 / 2)

加入书签

  小二见掌柜的下楼,笑着问:“老爷,那人真的是案首黎锦?”

  “你当他骗你不成?”

  小二急忙摇头:“没没没,我这不是担心同名同姓么。”

  “这名字倒鲜少有撞的,你若是怀疑,怎么不亲自问他?”

  小二说:“我也不是怀疑,就是案首他跟我说话态度很好,还跟我说‘劳烦’,我就很受宠若惊了。”

  掌柜的看着黎锦远走的背影,耳边是小二的话‘黎案首跟我见过的其他读书人都不一样,那气质和态度,我得记一辈子’。

  黎锦完全不知道因为小二的话,自己在掌柜的面前刷了一层好感度。

  之后他跟掌柜的说想给府城小报投稿,掌柜的直接就同意了,那一口答应的速度让黎锦很是震惊,他准备好的说辞和银子都没送得出去,这就是后话了。

  =

  黎锦走在路上,则默默的开始算钱。

  三百文一册,第一次印刷一千套,三千册,那就是九百两银子!

  除去排版印刷和纸张的费用,至少也能盈余七百两。自己分得四成,那就是接近三百两银子。

  府城一套府邸才不过三十八两银子!

  纵然淡定如黎锦,此刻也有些晕晕乎乎。

  不过那钱还没到他手上,等到了后才能给夫郎和孩子买些好东西。

  黎锦从没想过会有这么高的润笔费。因为能自主印刷书籍的书肆都是官家的,他们对一般的投稿都直接买断。

  那意思就是第一笔给了钱,之后不管赚了还是赔了,都跟著者没有一丝关系。

  只有十分有名气的著者,比如小二说的三娘,才有资格跟书肆提出分成的要求。

  但知府大人显然十分照顾黎锦,或者说很看重他的潜质,直截了当的给他分成。

  这也跟那天的情况有很大关系,整个宁兴书院,乃至整个府城,居然没人按照他的要求给算经做注解。

  虽然黎锦的这个做法依然与他要求不符,毕竟黎锦这样的编纂速度太慢了,两个月才能写出一本注解。

  但这种编纂方式却完美的农桑算经的内容呈现出来。

  也消除了知府大人的火气,所以他才直接开口给分成。

  真是实力、态度和运气,缺一不可。

  很快就到了八月初十,小二来找黎锦的时候,他正抱着小包子在院子里摘花。

  没让小包子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