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27(1 / 2)
全球的发展,人们慢慢地接受了这样的一个新兴社会服务机构,也了解到这个世界上远不仅仅是普通人,还有那些超能力者。他们中有好人,也有坏人,但是这并没有关系。
而第一个将“正义审判局”这个概念的雏形提出来的伊莉莎·林,正是艾丝特·欧文今天的采访对象。
艾丝特·欧文快速地在本子上记了几笔,将刚才见到的这一个小插曲记在自己的灵感本上,将笔插回到本子侧面的笔插中,这才继续沿着之前的方向走去。
伊莉莎·林,这个名字在现在的美国人心里,简直是一个传奇的名字。在美国,上到六十岁的路边老爷爷,下到小学里的小孩子,恐怕就找不出几个不知道这个名字的人。
从高二那一年参加《美国之声》选秀出道之后,伊莉莎·林就一直保持着平均一到三年出一张专辑的速度,并且每一张专辑都能够引起巨大的社会轰动。她不断地挖掘社会问题,用自己的音乐将这些问题暴露出来。
而同时,尽管伊莉莎在公共社交平台上有着极高的影响力,但她却很少主动出现在公众面前。除了发布新专辑的宣传期或者是参加公共活动,她在媒体面前保持了相比较她的影响力来说足够的低调,而她的推特账户相比较其他公众人物的活跃更新,活得就像是一个小号。
在几年前,艾丝特·欧文还在《纽约时报》任职的时候,她曾经在一次记者会上问过伊莉莎这个问题。
那个时候,这位久负盛名的女歌手认真地思考了片刻之后,给出了这样的回答,“当你在社交平台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的时候,你和其他普通人在社交平台上的话语权就逐渐不对等了。有时候,你可能只是简单地说了一句话,但是在传播的过程中,会发生怎样的影响是完全不可控的。这种时候,我能够做到的,只有反过头来更加仔细地斟酌自己的言辞。”
在研究过伊莉莎·林经历的艾丝特·欧文看来,这或许和当年伊莉莎音乐生涯早期遭受过的那一次重大网络暴力有关,从那个时候开始,伊莉莎就在自己的音乐中持续表现出对网络暴力现象的思考。
艾丝特·欧文一边想着,一边已经来到了约定的地点。
她借着金属门的反光简单地打量了一下自己的穿着,这才怀着忐忑激动的心情敲响了面前的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