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2(1 / 2)
/>
选秀节目的人气一向来得快,去得也快,大多数观众总是薄情的,当观众的热潮褪去,那个“冠军”的光环实际上并不能给他们之后的演艺道路带来多少正面的影响。因此,不少选秀节目出身的选手在比赛后不到几个月的时间里就迅速地失去了踪迹,淡出了公众的视野中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也是为什么在大多数情况下,好莱坞顶级的经纪公司并不会主动出击签下选秀节目出身的歌手,反而是在节目中半途折戟的选手更有可能收获一纸经纪合约。
卡洛斯看着面前的女孩儿,眼里闪过一丝赞赏。
卡洛斯早早地就注意到了伊莉莎的名字,但是却没有太过上心,毕竟在选秀节目播出的过程中产生巨大热度的选手虽然不多,但也绝对不在少数。这样的热度实际上就像是泡沫,一戳就破,脆弱得不堪一击,假如哪个选手真的被这繁华的假想蒙蔽了双眼,最后现实一定会给他狠狠的一击。
但是随着节目的进行,“伊莉莎”的热度不仅没有半点消散的趋势,反而愈演愈烈。当这把火一路烧上推特话题榜的时候,卡洛斯终于坐不住了。他开始搜集有关于伊莉莎的一切信息。
卡洛斯能够以这么轻的年纪成为CAA百位经纪人之一,凭的不过是两件事——“眼光”和决策力。
几乎是他看上的艺人,无论对方现在从事何种工作,目前处于好莱坞的哪一个梯队,他通通不在意。只要是他看上的艺人,他就会用尽一切的力量去争取。
而和一些老牌的经纪人相比较,卡洛斯并没有那么相信玄之又玄的“感觉”,他判断一个艺人有没有出头乃至成为巨星的潜力,凭借的不过是他自己独创的一套计算公式。
在卡洛斯的眼中,能够被造就的艺人有两类——第一类凭借时局,只要时间合适,能够拿出合适的作品,就能够向上攀升;第二类则根本不用在意这么些,无论在怎样的条件下,只要他们获得了曝光率和适当的运作,他们就能朝着全球屈指可数的“巨星”冲刺。
第二类的艺人自然很是稀少,在卡洛斯的眼中,好莱坞出现的历代女星中,完全符合这一标准的只有两位,奥黛丽·赫本是一位,而玛丽莲·梦露也是一位。
在计算之前,卡洛斯曾经认为伊莉莎会是第一类,但是在完成计的数据几乎完全地贴合了算后,卡洛斯惊讶地发现伊莉莎的数据几乎完美地贴合了他公式中每一项预估的最优值。
他几乎迫不及待地动用自己的人脉联系上了亚当,几乎等不到比赛结束。在他看来,伊莉莎不仅会成为他经济生涯中辉煌的一笔,更有可能为他验证自己公式真正的可靠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