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36(2 / 2)

加入书签

  吃过饭,云夕带着云钰往郭秀才家去了。

  郭秀才名郭进,正值而立之年,早年他家家境不错,父母一心要供他念书,希望他光耀门楣,他四岁启蒙,八岁入学,十三岁成为童生,十六岁考中秀才,本是一片光明的未来,岂料家逢变故,父亲出了意外身亡,母亲伤心过度卧病在床,他无法继续念书,便休学在家中照顾母亲,顺便收几个村里的孩子当学生,赚点束脩维持生计。

  岂料母亲一病就病了六七年,这其间他取了妻生了子,家中需要银钱的地儿更多了,他也绝了继续科考的念头,一心在村子里当起了教书先生,后来家中宽裕些后,他就将家中的屋子扩建了一番,收拾出一间最大的屋子出来,请木匠制了几张书桌,开起了书塾。

  云夕拉着云钰敲开了郭秀才家的门,来开门的是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妇人,长得小巧玲珑,五官端正,身着朴素,但十分和气,见云夕带着孩子来,立即就明白了他们的来意,赶紧笑着请他们进了院子。

  书塾正对着院子,窗户开着,里面坐着七八个半大孩子,郭秀才正在上课,念一句课文,孩子们摇头晃脑的跟着念一句,朗朗的读书声从窗子飘出来,混着夏日的炎热,被风一吹,慢慢散开。

  “云娘子,钰儿,你们先到堂屋坐会儿,散散暑气。”郭秀才的媳妇儿笑着朝云夕母子道。

  云夕点点头,拉着云钰跟着郭秀才的媳妇儿进了堂屋,郭秀才媳妇儿给他们倒了碗水,陪着说了会子话,知道云夕是带孩子来念书的,便说让他们稍等片刻,她转身出去了。

  不一会儿,郭秀才媳妇带着郭秀才回来了,云夕母子立即起身,见了礼,便直接道:“孩子大了,我想让他念书,还请秀才相公给看看,能不能收下他。”

  “云娘子客气了。”郭秀才朝云夕拱了拱手,看向云钰问:“你叫云钰是吗?多大了?”

  云钰回道:“是的,我叫云钰,今年五周岁了。”

  “都会些什么?”郭秀才又问。

  云钰看了看娘亲,然后回:“我娘教了我三字经和千字文,我能背写三字经,千字文只会背写一半。”

  “哦?”郭秀才不由得看了云夕一眼,再对云钰道:“那你背一段三字经给我听听。”

  云钰应下,随便捡了一段背来:“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蔡文姬,能辩琴。谢道韫,能咏吟。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郭秀才听后满意点头,这个孩子是聪慧的,不背前不背后,倒是选了当中的一段来背,而且吐字清晰,十份顺畅,显然已经记得十分熟悉了,他又随意抽了几句前半部分的千字文,让云钰接下句,云钰也能快速接上,他很满意。

  “这个孩子是个聪慧的,我收下了。”郭秀才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