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8(2 / 2)

加入书签

  佛门比较财大气粗,不怎么讲究收管辖范围农人的租子。所以治理之下的百姓倒也能说上一句安居乐业,但天有不测风云,人也有旦夕祸福。因为天灾,又或者**,武林争端和盗匪,大病等等原因,被丢掉的婴儿其实并不在少数,而这些婴儿若是幸运一些,被佛门捡回来,就基本上能活下来,但丢在其它地方——

  那就难说了。

  至于为什么,佛门捡回来的都是婴儿居多。那就涉及到另一个残忍的回答了,大一点儿,哪怕只有四五岁,这样的孩子就能卖到大户人家,去给他们当奴仆了。

  略过大的不谈,关于小庙收养的这些婴儿,其实也不是一开始就有那么高的存活率,老和尚那照顾过孩子,不过是一点一点的摸索出来,就像他治病一样,救活的人很多,可救活之前,其实死的人也不少。能让人心安点儿的是因为本来就药石罔顾,根本救不活。让人心里多增添一分沉重罪孽的,因为自己救治反而病情加重的甚至死亡的——

  也并非没有。

  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呢,就像这些可以抱在身上,靠在婴儿身边的铜炉,也是老和尚在发现婴儿会因为温度降低而身体虚弱才发现的。

  有些经验,有些成功,背后沉浸着多少人的血泪,无人知道。

  但——

  若不是这些‘实验’,我们也无法一点点的摆脱愚昧,让更多人活下来。

  安乐现在穿的是僧袍,倒不是别人穿过的。而是统一新作的冬日僧袍,因为其它和尚都离开的缘故,就被安乐她先穿上了。这小庙没有尼姑,安乐穿的是老和尚口中最小的一个小辈的新衣服,她穿着其实也有点不合身,有点小了一些,穿起来感觉也比较紧,但是冬天嘛,紧一些也无所谓了。倒是慧净,他的衣服是旧衣服改的,因为小庙没有适合他的衣服。

  从床上躺了不少时间的安乐,在能半卧的坐起来之后,除了耗费比常人多一些的时间去解决自己的生理需求之外。就是开始缝补衣服,她不想闲着跟个废物一样,尤其是在三个人的饭食由老和尚一个操持,慧净也能跑来跑去的帮帮忙,比如做饭的时候烧个火什么的,而自己却只能在床上躺着——

  这感觉太糟心了。

  所以安乐改了慧净的衣服,也给老和尚的僧袍修补的一些破损的边边角角,看出来安乐对自己请吃坐喝的状态有些难受的老和尚,倒也没有阻止她。待她也更为真诚了一些。

  一个人做事情,他的思想总会透漏在他的行为中。一开始安乐只是一个听人指挥才能动作的傻子,老和尚也不确定对方究竟是什么品行,现在嘛——

  至少他可以说没养白眼狼。

  老和尚虽然年老,并觉着自己也就那么几年的日子可活,但是他毕竟还是一个佛修,哪怕战力也不过是一个三流的水平,但是比起来普通百姓,他又强大的太多,其实料理三个人的饭食对于他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他平时虽然没有说,但是表现却能够看出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