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9(1 / 2)

加入书签

不厌,而现在……别说华语乐坛已经成了一个笑话,就一首流行歌曲,红火一个月不到就没了影子,然后又来一首突然炸火的乐曲继续再营销之下火起来……

  再加上还有日韩,印度,英美等国家乐曲的不断侵蚀。

  国内的音乐界迟早药丸。

  当然,这个问题现在影响不到王晨曦,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就是拿着音乐谋生的人来说,她现在只想着能在这个节目中拿到不错的名次就可以。

  但还是那句话,嘴上说的和心里想的一般都不一样,谁没点儿野心啊?谁又不想争个第一啊?尤其是对于曾经,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占据些年纪第一的王晨曦。

  所以王晨曦毫不犹豫的,在第三轮的盲选对手上,直接上了自己的音乐,这首她自己作曲,她和安乐联手填词,从唱腔和曲调与现在流行乐曲完全不同的音乐,在这个舞台上响起。

  前奏,采用了佛教常见的编钟和木鱼,甚至还有兴起时间极短,只有几年的‘空灵鼓’。这种出生历史不过十年的乐器,还叫无忧鼓又或者钢舌鼓。它的乐音婉转悠扬,纯净空灵。极为符合前奏对于佛音梵唱空灵解脱的要求,配合佛教中最为熟悉的编钟和木鱼,不需要其它更为复杂的乐器,就足够表现出王晨曦想要的效果。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不是中文,而且独特发音下的梵音,这和僧人念经的时候,用梵语的发音还有一定的不同。但在此刻,配合王晨曦独特的声线,仿佛就如真正的佛音普渡。

  音乐一响,王晨曦一开口,识货的几位评委互相对视一眼,明白了对方的想法。

  他们不再表现出原本的兴致缺缺,而是正襟危坐,又或者直接侧耳闭目倾听起来。

  很快,不长的前奏过去,黑暗沉沦的中间部分便响起,不同于前奏的三种乐器,在表现黑暗沉沦的中间,王晨曦采用了十多种乐器,包括音色深沉的大提琴,甚至还有各种恐怖片中会用到的水琴来表现出自己的恐惧。

  同样,与之相配的歌词,在陈述着黑暗世界的恐怖。

  四句以看不见为引头的排比,将气氛烘托至顶点。

  紧接着,突如起来的唢呐声响让人惊的脊骨一震。

  关于最后的佛光引航——王晨曦最开始是想和前奏一样,减少其它乐器这时候会带来的‘杂音’。再采用空灵鼓来表达出‘佛’的气息,但这样的想法一出,就被安乐否决了。

  安乐非常认真的问王晨曦,如果这首歌。写的是她曾经的心境,那么,让王晨曦走出黑暗的,究竟是飘渺的佛光,还是佛光带来的希望,还是她自己的努力,又或者是两者兼之都有?而且,佛光真的是佛光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