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8(2 / 2)

加入书签

第57章 女德班——方向

  穿越这么多个世界, 安乐难免不会感到疲倦。没有目标的人生是令人恐惧的, 安乐无疑做不到一辈子混吃混喝等死,然后一世一世的轮回。她习惯性的去寻找一样从来没有接触过的行业或者专业,去学习与专研。

  而现在,回忆着那双眼睛, 安乐想,她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了。

  安乐并不讨厌孩子, 但是她觉着,自己永远无法负责一个生命的成长。不过现在安乐却不得不思索孩子二字, 思索为什么会有女德班,如何才能让这样的‘教育机构’消失的时候, 可安乐却明白, 这根本不可能是自己一个人能够完成的事情。

  任何事物都不是单独存在的,且莫说雷电法王的网瘾学校。还有部分的‘封建残余’,和一些女性觉着婚姻就是自己退路的情况。单现在, 她能做的也不过是利用自己的影响力, 让关注她的人去关注自己曾经呆过的‘女德班’。

  不得不说, 节目播出后的对比极为惨烈。在处处都是监控摄像头的时代,人的信息时时刻刻都被储存记录着, 安乐也不例外。只要想找,安乐过去的照片,被母亲虐待过的证据,那些受过的伤,甚至是‘安乐’曾经绝望的模样……全部都能找出来。

  而出了名之后, 安乐在舞台之上,又怎能不说耀眼,不惹人注目。孩子本来就是一天一个样,更何况她还是被精细的养着。脸颊终于有了肉感,添上了红晕。原本麻木的眼神也变得有神,里面仿佛孕育着星辰大海——更重要的,是这孩子的才华,才华!

  人们总是对有才华的人给予宽容,也对摧折这份才华和能力的人报以愤怒。满腔怒火尽数被喷向取缔之后,‘闲赋’在家的‘讲师’和校长,这班已经开了近一年的时间,她们虐待的孩子又岂在少数。这样的教育机构是否能够被判刑,虽然还在争议不休,但好歹也是被提出来了。

  从棍棒底下出孝子到如何教育孩子,这代表的从来都不是思维上的转变。它背后代表的是更是时代的变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因为棍棒底下出孝子折射出来的思维,是孩子属于父母的所有物。

  远古时期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虽然说那时候生存保障少的可怜。可对于孩子,是没有属于我的所有物,可以随意支配的想法。而当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人类终于有了粮食剩余,可以抚养无法生产,越来越‘无用’的老人的时候,才开始产生了‘孝’的文化。

  而‘孝’的本质……这么说吧,在《论语·为政》中,有这么一句话:‘’之孝者,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孝不仅是你赡养着父母。你们家的马和狗你都养着它,能说‘孝’吗?若不尊敬父母那和养牲口有什么区别

  也就是说,孝并不只是奉养,其实还带着‘敬’。

  从文化起源来看,兔子国是一个极为重视尊卑的国度。从建立国度开始,从文化的起源,乃至在最基本的家庭单位,无时无刻不存在着上下尊卑关系,孝作为统治者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