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1(1 / 2)

加入书签

惊醒了睡觉的人。

  又把竹篾背篓子的野菜放到了厨房的灶台上。

  至于半袋子白花花的小精米则被她拿到了自己卧室,用了个缺口子的棕色瓷碗舀了半碗出来。

  剩下的米则放到了立柜里面,锁了起来,不是她抠,不给大家吃,而是这袋子小精米,定是要精打细算,熬个一个月的。

  不然两顿给嚯嚯完了,以后吃啥。

  锁好后,她又特意把锁拿起来晃了晃,见确实没问题,就把钥匙给藏到了立柜下一个半截砖头下面,给压的紧紧的。

  确认没问题了,赵桂花,方才端着舀好的半碗米。

  去了厨房。

  把野菜给洗了洗,足有半筐子的野菜根,放在炤台上。

  又从炤台下面的空档里面,拖出一个深棕色陶瓷坛子,坛子显然是有些年头了。

  用着葫芦瓢挖了两瓢的凉水,把坛子给唰了唰,一块倒到了锅里面。

  可不是赵桂花不讲究,而是这坛子原本是装着糙麸皮的,今天中午最后一顿糙麸皮吃的干干净净的,晚上大家都是饿着肚子睡觉的。

  不然她也不会想着去隔壁村子,换点麸皮回来。

  那糙麸皮里面有不少粉末子的,在坛子最底下,抓是抓不起来的,用凉水一刷,那粉末子就给清的一干二净。

  别小看了那糙麸皮的粉末子,可营养咧,又不扎嗓子。

  配着野菜,在加上半碗的小精米,可以说,在这里,过年都吃不上小精米哝。

  搁着往年,有粮食的时候,赵桂花,自然看不上这麸皮水和淘米水,但是现在是非常时期,她的手不紧一点,家里十多口人,早都饿死了。

  隔壁领居家的张大婶家,可不就是,不精打细算过日子,早早的把粮食给吃完了,小孙女饿的头大身子小不说,在上上个月,撒手走了。

  家里人可不哭死了。

  但是有啥法子。

  饥荒年,到处都是死人。

  赵桂花,用着干麦秸点着了火,炤台一下子热乎了起来。

  锅里不多久,就咕嘟嘟的冒气了泡,那白色大米也煮开了花。

  她先拿着铲子盛了满满一碗稠的,放到了一旁,剩下的就只剩下野菜居多了,运气好,还能盛点米起来。

  又给灶膛里面添了点硬柴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