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4(1 / 2)
想到今日会遇到一个文山鸣,与他如此投契。
一个“风”字,同他心中的答案一模一样。
金陵文氏,果然名不虚传。
文山鸣选择“风”,便是想自身幻化成风助力推动船只转向,避免这一场暴风雨。
是护佑船只之举。
在参透考核核心的基础上,融入于事态,并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此子若是入仕,定当竭力守护一朝江山。
这正如同苏博士所想一般。
“以天下为己任。”
简单一句话,能做成之人,少之又少。
观字观人,苏博士自然能发现文山鸣的真心实意,深感实属难得。
难得能逢同路人。
不过,为什么那么多人模仿靳相君和文山鸣的字,偏偏苏博士就看中靳相君和文山鸣呢?
这便是这场考核的第二个核心。
“韵!”
若是苏博士纵观历史,定然能有所总结,以书法而论。
“晋喜韵,唐喜法,宋喜意,元明喜态。”
时下大燕朝对于书法的评判便是“尚韵”。
由“韵”而解,又分三个层面。
其一,是书境,便是其笔法,结构,布局等等的外在表现形式。
其二,是情境,一笔一划之间穿插融入的互动生机以及落笔者的情绪。
其三,是意境,无法具象,却需融入的思想。
三层境界,需得贯穿落下这一字背后所蕴含的深意。
这也就是为何靳相君需要把自己调整到最符合真实的她的状态,而文山鸣则要让自己的手去感受风的形态的原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