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70(2 / 2)

加入书签

  阿玉想的很好, 可事实上这事儿想立马操作起来很难,因为就目前来说,这听来的传言中的玉, 是不是和氏璧且不说, 即使真的就是, 那也在秦国王宫待着呢, 暂时是没可能落到其他人手里的,他能上哪儿偷去?难道去秦国王宫?

  嘿,别以为阿玉如今武功回来了这事儿就简单了啊,想想这剧情,想想项少龙那么一个现代人不过是跟着元宗学了那么些时候,就武功蹭的上去了, 就差没有飞檐走壁了, 就知道, 这个时代即使在怎么不好,因为战乱, 这人的身体素质和武艺传承上, 那是妥妥很不凡的。他可没自大大到对王宫守卫什么的都视若无睹的份上。

  如此一来,静观其变, 慢慢的寻找机会才是正理。倒是这剧情快开始了这一点更值得关注。

  果然,阿玉的关注没有白费, 很快就得到了很多往日不曾注意的细节。比如说这赵国朝堂上的格局,比如说已经在赵国权势遮天的赵穆,比如说晶王后和韩国的往来, 比如说鲁国灭亡……

  “长平之战居然有这晶王后的手笔?秦玉,你这……怎么会这么想?”

  墨家送来的一叠的情报被阿玉分类整理之后,罗列出了无数种可能,而这里头最吓人的结论就是有关这长平之战的起因了。人人都知道是赵王贪婪,可不想到了阿玉这里,却得出了另外一个结论,这让跟着阿玉的秋生几个都有些傻眼,忍不住询问起来。如今他们都是二十上下的成年男丁,都已经娶妻生子,因为这些年跟着阿玉学习,也早不是往年那种懵懂的模样,可即使这样,对于这一场让整个赵国都心碎的战事却依然记忆犹新。每一个家中有人阵亡的都暗暗的怨怼,怨怼秦国心狠,怨怼赵王贪婪,可不想这里头……

  “你看,这冯亭的交友亲戚,可看出了什么?这是晶王后的表兄,这是晶王后的妹夫,这是……虽说三国彼此联姻,血脉交融,可这几个都是至亲不说,旧日往来也颇为频繁。还有,当初韩国派阳城君到秦国谢罪,割上党之地请和之时,曾派遣韩阳,通知上党靳黈撤离上党,靳黈不肯,这才有冯亭接替他的位置。冯亭为何毅然前往?到了之后为何如此之快就联系上了赵王?再有这里,你们看,当初赵豹就曾说:无缘而受禄,必定会招来祸害。可平原君却一力支持。平原君的妻室乃是魏国人,而晶王后所生的王子所定的太子妃,亦是魏国公主,如此一来……”

  “你是说,这从根子上看,就是韩魏两国的计谋?可,可这赵国……晶王后为何要削弱赵国?”

  “她未必想削弱,只是韩魏两国前来游说,而晶王后为了拉拢两股她的支持者。给儿子铺路,故而给予了一定的方便罢了,更要紧的是,赵国骑兵自来就是七国之首,她觉得,赵国未必会输,顺带还能削弱国中老将的势力,故而想以此来替韩魏分担秦国的威胁罢了,看先前廉颇为帅之时的模样,晶王后这一手还是颇有效果的,秦兵被拖在了长平,韩魏和秦国交界之处变十分的太平,让韩国很是松了一口气,得以从容的收拢了战败后的残局。只是没想到秦国……不过如今虽然赵国元气大伤,可同样秦国也三五年内没了再次征伐的底气,从根子上说,韩魏的目的依然是达到了。”

  曾做过一国宰相的阿玉,在看到了这零零总总的人脉线路之后,不用多想,就已经明白了这里头的利益纠葛。可是他懂,他理解,不代表别人也理解,秋生几个听得不说立马倒吸一口凉气,整个人都有些不好了。

  “合着赵国死了这么些人,便宜的居然是韩魏?这……虽说唇亡齿寒的道理我们也不是不懂,可怎么听着就觉得这晶王后……这可是赵国的王后,将来只要她儿子上位,那也是赵国的太后,怎么能……总该先想想赵国吧。”

  心都冷了好不,死的可都是赵国人,四十万啊,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