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25(2 / 2)
雏鹰羽丰初翱翔,
披惊雷,傲骄阳.
狂风当歌,不畏冰雪冷霜.
欲上青天揽日月
倾东海,只笔洗苍茫。
这大杀招一出,影响大的,真的,绝对是出乎了阿玉的意料。这倒不是说,这诗词好到了极点。关键是出现的时代,阿玉这真是……放的也太早,太巧了些。
一首短歌行都能惊艳的时代,在这个赋作为主流的时代,这样的词,很不合规矩,很是受一些文人的抨击,甚至还有不少老人,老名士觉得,这是要淘汰他们的节奏,哀伤年老之余,更是抵制的厉害,说这是谬论,是狂妄,是不知深浅。可同样,这里头的热血激昂,蓬勃朝气,又让无数少年学子推崇,觉得是一种认可,信赖,倚重。总是忍不住在某些场合大声的诵读,激情踊跃的,读着读着都能面红耳赤,拔剑舞几下。
这样的两级碰撞之下,你说,流传能不广?不但是广啊,甚至还成了励志名言了。好在阿玉没透露出他的名字,只是借着别人的手偷偷的散出去,不然这会儿他家肯定不太平,不是被上门拜访的踏破门槛,就是让人砸碎了玻璃窗。哦,对了,这年头没玻璃窗。
除了这血性的问题,喜欢上了暗中操纵出手的阿玉又寻人给阿斗出了个招揽人心的好主意,那就是建立英雄祠,为那些为国征战的将士立祠这事儿吧,说起来自古就有,只是很多那都是人家自发的,多是功劳大的,怎么都磨灭不了的,一般的寻常将领,都没这个待遇,如今呢?在阿玉的招呼下,虽然普通的兵丁依然是被忽略的一群人,可好歹校尉以上的,终于有了点待遇了,好歹能在某些名将,重臣的后头,有那么一块小小的牌位了,这么一来,你说这人心会成什么样?
反正阿斗这一招一出来,就又一次的将了其他两国一军,不得不在后头跟着也开始干这么一个事儿,不然他们都担心,这自家的兵将会不会临阵投降了。你说这事儿整的吧,真的是让很多人都很无语。这所谓的校尉什么的,好多都是招揽的寒门炮灰,这么干,他们真心不怎么愿意。
他们愿不愿意反正都干了,而阿玉的目的也达成了,那就是从根本上提升了武将的地位,在百姓心中,在武将自己的心中,分量最起码比以往上升了好几个台阶。虽然入了祠,这家族什么的,得利有限,可名声上呢?那收获绝对是大的,即使还不能和世家相比,可也绝对号召力不小,而有了这样的号召力,以后面对文人压制的时候,对于底层的人来说,这就是他们反击的底气。若是这样的事儿能多持续干些年,形成一定的规矩什么的,那以后文武相持也不是不可能的。到底,汉是以强而亡,有民众基础的对吧。
除了干这些长久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