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20(2 / 2)

加入书签

  是的,这个你们没看错,就是没学费, 因为这个时候所谓的开放式的学堂还没成规模, 更没有什么系统, 一般来说,知识是被垄断的, 就在各个世家手里捏着, 这些人家开学堂要收费吗?学里都是自家子弟,收个毛啊。

  就是有外来求学的, 不是关系户,就是天分特别好的。即使是天分特别好的, 那基本能识字的多半几代往上肯定也是士族中的一员,人脉,名声, 都值得投资的,那你说,还收啥钱?能过节过年的送点礼就不错了。这也是为啥,古代的师生关系那么铁的缘由之一,这里头的投资,不是一点两点,不感情亲密些,都还不上这份人情啊。

  话题有些扯远了啊,反过来说阿玉的学堂,这个学堂收的孩子,除了那个顾三的儿子,其他几个,其实也多是附近小士族人家的孩子,家里没有族学,只能靠着父传子,母传女这么一点点的,言传身教的教导,若是没有阿玉开学堂,或许他们也就一直这么下去了,甚至在战乱,跌宕,波折中,或是沦为寻常百姓庶民,或是彻底消失。因为传承,也是有风险的,一代代的,若是没有惊才绝艳的任务人物,一个小世家中零散的几本书籍,实在是犹如烛火一般的缥缈。只要丢失那么一本半本的,那这……这个时代,知识太宝贵,书籍太难得了。

  可如今呢?阿玉的名声在这附近已经是相当的响亮,接连有名士上门,即使阿玉自己不说,那些依附于他的农人佃户等,也会在外头宣传,为自己长脸,显摆一下自家的底气。

  而能让名士拜访,阿玉的学问且不去说,有一点却已经可以让这些小世家的人肯定了,那就是阿玉这里书籍肯定是不缺的。

  我们学过很多勤学的典故,比如那什么凿壁借光,程门立雪之类的,由此可见,求学,借书读真的很艰难,如此情况之下,当他们知道这个他们认为有很多书籍的秦家郎君居然想开一个学堂,那真是欣喜若狂有没有?虽然他们对于阿玉的年级依然保持了一定的怀疑,对阿玉的学识也没有亲眼所见,可在同一时间,他们就做出了最迅速的决定,那就是将家中的长子送来,哪怕是听错了消息,哪怕这阿玉只是个沽名钓誉之辈,好歹借着这几个孩子的年级,能背下一二本书回去,让自家的书房多一些能读的书。

  是的,理由就是这么的简单,简单的阿玉一眼就看了出来。谁家送到他这样一个没有教导学生经验的新学堂的学子,是送十来岁的孩子的?一看就知道基础已经很齐备了,摆明就是来看书的嘛,他又不是没经历过,他这个原身,早年也不是没去别人家蹭过课。

  只是他能拒绝嘛?不能啊,一来他本身的目的就不是给孩童开蒙,二来这些人代表的是周围和他们家以前类似的,小世家的圈子,即使他已经大踏步的往上走了,也不能不讲究些旧日的乡里情分吧。还有第三,这些人既然来了,阿玉觉得,怎么也不可能就来几日,只要有时间,他就不信,不能将他们教导成自己想要的模样。即使再不济,理念再不通,好歹他的那些书籍,总能流传出去,多几个人家传承,就多几分扩散的希望对吧。

  所以喽,阿玉直接就来了一个来者不拒的架势。只要你来,他就收,不单如此,还将自家做的,如今已经在上层有些名声的纸张免费提供给他们,由着他们抄写书架上,阿玉整理出来的,足足有近三十本的各类书籍。

  这可不是以往的竹简?也不是什么书帛卷轴,而是正正经经的,一本本缝制出来的书册,一本都能有往日十来卷竹简的知识量了。而且里头不但有这个时代的书籍,也有他整理后一些有关杂学的书,甚至连着史书,像是史记之类的,都已经靠着他的脑子,默写出来了好些。虽然这依然不够全,毕竟阿玉默写什么的,也需要时间渡边,可就是这样的东西,如今即使在一些大世家都未必齐全,这么一算这里吸引力有多大?知识量有多广?

  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很多时候都是相互的,阿玉这样的大方,这样的体贴,即使本是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