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8(2 / 2)

加入书签

  “陛下,话不能这么说,能想到这样取暖的,多是臣这样的闲人,而能有这闲钱置办的,基本都是有钱的人家,这所谓的奢靡对这样的人家又算的了什么?花费不多,却能让全家享福,他们乐意着呢。至于劳力?这能有更多的活干,那是让工匠力夫们多了挣钱的来路,他们也一定很欢喜,多挣几个钱,这个冬天许是就能多吃几碗饱饭,许是就能让挨冻的老少多一点取暖的木炭,衣裳,让家人不至于冻饿而死,真说起来反而是大大的好事儿才对。钱藏在家里是生不出崽子的,花出来,或者是让家里钱多的人散一些出去,让百姓多点活络钱,那才是好事儿。”

  经济流通什么的,这个太高大上了,和这些人基本说不通,嗯,阿玉就是想说,他自己也不是什么经济学家,实在是没什么系统的理论可以给人洗脑。可从富贵人家散钱,贫苦人家赚钱这最简单的道理上说,还是可以的,而人李世民也能听得懂。想来也一样能达到目的吧。

  “巧言令色,不过……你说的倒是也有道理。”

  确实能达到目的,人李世民脑子好着呢,阿玉不过是开了个头,人就开始联想起了别的,比如那些大世家,若是他们多花点钱,那是不是就能让百姓日子过的更松快些?这或许也能算是劫富济贫?

  古代的人一向认为,财富是一条河,总量是一定的,主干多了,那支流就少,相反,支流多了,那主干就少,所以他们常常因为藏富于民还是聚财于国争论不休,而隋朝被推翻,也有大隋国库太富,让世家们觉得这是夺了他们本该有的利益的缘故。

  不得不说,这样的经济论调真是有点让人无语。可偏偏,世上大多数人还就吃这一套,你说,如果真要搞什么经济建设,让阿玉怎么整?也就借着这富人穷人说说话罢了。

  感觉有些道理的李世民一个挥手,将李承乾和阿玉送到了太上皇那里,陪老人家说话,而他则准备招人过来商量这劫富济贫的大事儿了。那挥手的态度,让阿玉十分的无语,往太上皇那里过去的时候,忍不住对着李承乾说到:

  “这是用完就甩?我怎么觉得咱们好像抹布呢?”

  “嗯?”

  得,他问错人了,人李承乾没见过抹布,不知道这东西的具体功用。亏得他还小心了一下措辞,没说出一次性筷子来。

  不过太上皇看到他们倒是挺高兴的,乐呵呵的招呼着他们两个赶紧的过来和他打牌。对,还有麻将,这也是阿玉近来的新创作,没法子啊,面对时不时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