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82(2 / 2)

加入书签

时间一转,到了月末。

换季的时候,早晚温差大了起来,北京的街面上这会儿总是穿什么的都能看见。有的还穿着短袖短裙,有的已套上大衣。

陆诚在这时问谢青:“想不想去南方一趟?”

单从天气的角度,谢青是愿意去的,不过陆诚看起来有点小心。

她便问他:“怎么了?”

他把一张邀请函递给了她。

她那篇写家乡的现实题材小说《潇湘吟》评了个奖。

这个奖是新设的,但背景挺硬,直接跟中国作协还有□□门挂钩,报选的所有作品都是要么有深度要么有名气。

一同参选的还有几篇正经的传统文学作品,所以陆诚一开始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给她也报了一下,她倒还是过五关斩六将,一直杀进了决赛。

不过,这个奖项的主办方太会搞噱头。

——到现在为止,大家都只知道进决赛的一共有八部作品,全然不知究竟谁拿到了奖,主办方执意要让进决赛的作者都去现场,再在现场公布。

这个流程放在影视圈内并不奇怪,国内外的大小奖项都爱采用这个方式。这样做会让颁奖过程更刺激,以奥斯卡为例,每一届颁奖时媒体都爱把镜头对准四位候选人,拍摄他们在公布结果那一瞬时的反应。

但在文学圈,尤其是网络文学圈,这不太多见。

这个圈子里,基本所有相关奖项都是在颁奖典礼之前就已经告知获奖人的,所有去领奖现场的作者,就真的是“领奖”,不会有空手而归的情况。

会空手而归,作者就可能会觉得丢人。

越是大神越可能觉得丢人。

陆诚考虑到这一点,跟谢青说:“不去也没事。”

如果本来能拿奖,不去也不影响她拿。主办方现场说一句奖项得主因故不能来,后续邮寄奖杯和证书就可以了。

谢青倒无所谓:“去呗。”

她觉得拿不到也很正常,没什么接受不了的。

陆诚谨慎地提醒了她一下:“那篇《陇南书声》竞争力很强。”

这部作品陆诚看过几章,是讲支教的,作者为了把它写出来,真的去甘肃陇南支教了两年。

而且,这位作者虽然名不见经传,但写作水平很过硬。

起承转合和节奏都把握得非常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