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7(2 / 2)

加入书签

玄奘的心慌了,他忙搂住悟空,问道:“悟空,你这是怎么了?”

悟空便也死死搂住玄奘,将头埋在玄奘的肩窝里,泣不成声:“师父,我以为你死了。”

玄奘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其实他明白这种感受——在车迟国,在狮驼岭,这样的感受,他经历过两次。

哦,不对。悟空也经历过两次了,上一次是在狮驼城。

他便吃力地向上挺起腰,试图自己吞吐悟空的如意棍,或许这样能让悟空高兴点。

妈的,放弃了,太累。

与此同时,悟空又开始了身下的起伏,他边进攻着玄奘,边带着哀求的语气在玄奘耳边哽咽——

“师父,不要再离开我。”

***

“人有善念,天必从之。”

因为凤仙郡的大旱而上天求雨之事,让悟空明白了这个道理。

玄奘不住连连夸赞他,说这一场善果犹胜比丘国,皆是他的大功劳。

如同当初在驼罗庄一样,今日酬明日谢,东家宴西家筵,一耽搁就是半个月。

悟空觉得,自己好像很受用这种感觉,无论是百姓的拜谢,还是官员的拜服,当然,最重要的是,玄奘的认可。

当年他几次打杀强盗,虽是好心,却为大多数人所不容。而郡候不敬玉帝,连累百姓难以活命,却又无人指责玉帝的不是,甚至,连他自己,听到郡候犯上的原因时,第一感觉都是“郡候不该”。

说到底,大多数人服从规则,也只接受同样服从规则的人,因为不服从意味着打破,而打破规则意味着变动和危险。因此,他们对服从规则的人友好,对不服从规则的人,则使其“改过”。然而,制定规则的人,却可以不受规则约束,因为他们可以修改规则。

当然,玄奘想让他向善是一件好事,他并不是在驳斥玄奘的这个行为。

当然,如果当年他夺了玉帝尊位,也没把握做得比玉帝要好。

他总是能听见很多小妖替他可惜,视他为反天宫的英雄——英雄?这点他不否认。可闹天宫一事,他知道,自己更多的是出于私欲,而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