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5(1 / 2)

加入书签

还是很听医生话的。

  反倒是那些去外头私人小诊所的,既不信任医生,又不愿意白花钱,抠抠唆唆,浪费时间。

  俞玉见过陈老师给患者补牙,平心而论,每一项操作都没问题,去龋干净,隔湿到位,补完的材料也很少会脱落,或者出现继发龋之类。

  但真的……补的太难看了!

  俞玉第一次见的时候,整个人都不敢相信。

  后来,俞玉私下里委婉地问:“陈老师,我看您补后牙,也不怎么堆牙尖啊。”

  陈老师笑了笑:“唉,实在不耐烦一点点堆牙尖,那么多病号排队等着,不可能有时间精雕细琢的……不过前牙对美观要求高,我还会比一下色,修一修外形什么的。后牙嘛,能用就行。”

  可是不适当恢复牙尖高度,咀嚼效率会降低很多。

  俞玉动了动嘴唇,没有继续说下去。

  陈老师其实并没有错,你能说她对患者不负责吗?不能,因为她确实累死累活在工作,也并没有随便糊弄,该处理的都尽心处理了。

  只能说,这是当前国内的医疗资源极度匮乏造成的问题。

  没办法,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护人员数量太少,想要尽可能的帮助更多患者,就不得不在某些地方有所取舍。

  俞玉还记得以前和纪元洲去听某个国外专家的讲座,对方德国人,那个国家是出了名的严谨。当时这位德国医生展示了备牙过程,磨个全冠,一套套换下来,用了三十多个不同型号的车针。

  边做,德国医生还边解释每一种车针的作用。

  当时就有一个口腔医生提问:“那您一天能做多少个这样的备牙呢?”

  德国医生大吃一惊:“一天?我一周能做两三个就很多了。”

  所以他们才有功夫精细地操作啊。

  在国内,不说其他更好的医院,X大附院随便一个医生,一天的工作量也都超过国外牙科医生一月了。

  可能也正是因为医生的欠缺,国家现在开始鼓励民营医疗机构,甚至不再像之前对医生多点执业的规定那么严格,也促进了很多三甲医院的医生去外面私人门诊坐诊,赚些外快的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医疗压力。

  俞玉越来越能适应自己的规培生活了,正如纪元洲所说,科室的氛围非常好,医生之间相互交流,不藏私,不勾心斗角,闲暇之余听课,还会主动跟大家分享新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俞玉确实忙,累得晚上瘫在床上都不想动。但身体虽然累,心情却很好。

  每一天都过得非常充实,不受气,身为医生的尊严得到别人尊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