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5(2 / 2)

加入书签

  

  郑恽火气高涨:“你干什么!”

  郑徽在一旁坐下:“我劝你在这里多费口舌不如等晏儿回来留着力气跟他吵。说不定平日里就是你,也不是你,是整个郑家都太小心对他了,他才会想趁着这个时候出去透透气。”

  虽然嘴上一点也不留情,可是郑徽却也没有和郑恽一般计较。

  

  她和这个二哥一向是这样,小事吵一天大事吵三天。但是不管什么时候他们又永远是站在一条线上的。

  

  其实平心而论,郑徽觉得二哥除了脾气爆一点脑子蠢一点还是没多大毛病的。说来也是可惜,当初要不是因为他脾气爆脑子又蠢,现在他也应该在军中有一席之地了。

  

  *

  

  萧媺对郑家的事全然不知,否则的话她就该抚掌而笑了。

  

  她现在还在和几个丫鬟逛灯市,越靠近灯市中心的地方,附近的花灯就越精致,皇宫里的花灯多是御匠司里的人做的,虽然挖空了心思在用料和样式上下功夫,可是这么多年来也还是换汤不换药,她早就看厌了。

  

  灯市上却有所不同,因为萧琮即位以来大力推进大邺与北胡南蛮等地的贸易交流,王都也受到了一定影响。

  譬如瓷窑里的师傅在施画的时候也会加入一些胡地的花纹,甚至有些人家里也会用胡商带来的器具。

  

  今年的花灯也是这样,甚至还有的在走马灯上画了在胡地流传甚广的神话传说。

  萧媺看了会儿,正准备转头叫白鹭一起过来看看,却看见左边一个摊位前有个坐在轮椅上的男子,他手上提了一盏普通的莲花灯,看起来面有难色。

  

  她转过头,将手里的面具戴上,走过去拿起一盏灯,向摊主询价。

  那摊主见着有人过来,连忙道:“这盏灯只要一两银子,姑娘您气质高华,这盏灯最适合您不过。”

  

  萧媺低下头拿钱袋之际,便听得那摊主道:“公子您莫不是出来得急没有带银两?哎哟您看我们这儿也是做生意的,不若我把灯给您留着,待会儿您带了银两来拿?”

  萧媺从钱袋里拿出二两银子递给摊主,道:“买我手上还有这位公子手上的花灯,够了吗?”

  摊主接过银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