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4(1 / 2)
一片菊花花瓣。之后警方介入,从男子的周边关系开始查起。
警方发现男子出事前,是跟他的女朋友B在一起,但B说因为两人路上吵架了,所以她临时下了车,自己打车回了的家。
经过进一步调查,警方发现B说的不全是真话,B早已经劈腿,那日跟A吵完架后的确半路下车,但打到车后并没有回自己家,而是去了早就搭上的新男朋友C那里,而且A被杀的时间里,两个人都没有不在场证明。而B其实在跟A交往过程中,向A借了不少钱,全给C创业了,而且C全赔了个干净,目前看是肯定还不上的,所以B是有杀人动机的,C有可能是帮凶。
但很快,城市的角落里又发生了另一起命案,死的是一位教授,同样口袋里有一片菊花花瓣,而从死亡时间来看,B和C都在警局协助调查,没有作案时间。案件也由此变得扑朔迷离……
叶意言越读越投入,连晚饭都想不起来吃。也越发喜欢法医这个角色。
这位法医看上去严谨、冷漠,但其实心思细腻,组里的每个成员都曾受过他的照顾。而在这个案件中,法医的亲妹妹被逃亡的凶犯杀死,那一刻的法医几乎理智全崩,如果不是同事死死地抓住他,他下一秒就会用口袋里的手术刀剌开凶手的脖子。
而这个案子最可悲的地方在于,所有施暴者,曾经也是受害者……执念让他们凝聚到一起,他们即使付出生命,也要让害过他们的人死在自己手上,而那一片菊花瓣正是他们给自己的祭奠。
这其中的主谋,也就是教唆这些人的人,居然还是个心理学家。他只是想做个实验,看看人性的仇恨到底能达到什么程度,是否会随着时间湮灭。因为他自己不会,他恨了一辈子的人,最后由他的“信众”为他手刃。
而这些案件反应的也都是社会问题,敏感、疯狂,叶意言一度怀疑这部片子到底能不能上映……
罗萧看完了整个剧本,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压抑。那种粉饰太平后,又用力挖出来的腐烂的社会环境、人性的险恶、权利在手的肆意……似乎存在于每个角落中,但被曝出来的很少,而曝出来的那些,有一半几乎是一个月后就不见后续了。
这让罗萧不禁在想,如果大部分记者恪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和底线,认真为百姓报道这样苦仇难耐的事,这个社会会不会变得好一些?可现在大部分记者在干什么?
罗萧瞥了一眼窗外,是了,在博眼球,等新闻,如果这样的记者只一两个,倒是无伤大雅,可想想小区外的那群人,罗萧真不敢用“这只是记者中的一小部分”来为他们开脱。
坐到叶意言身边,罗萧问:“看完没?”
叶意言点点头,心里也是有些压抑的,不知怎么的,他想起了大鹿时的嫡兄,也许也有不少人想杀了嫡兄吧?只不过碍于种种原因,没办法实施罢了。如果当时有人奋起杀了嫡兄,想必他也会少很多不得已吧?
不过如果按这个电影的逻辑,他杀光了嫡兄才是正道。可惜啊,他在府里那会儿,还不是个会斗的人,他的母亲也很安静。否则按现在小说套路,他嫡兄怕是早没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