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3(1 / 2)

加入书签

一路六点多颠到九点多才到了镇上, 路上还遇见了另外几辆驴车牛车之类的,李晓冬说那是去接知青的。

今年水月村没分派知青下来,毕竟村里已经有那么外来人口了,再多了上头还是怕乱起来。

“今年你们那里分了多少个知青下来?”

“嗐, 听通知说是有五个,一下子这么多,咱们村儿现在家家户户都勒紧裤腰带熬着等秋收呢,这可咋安排啊!”

“也不知道城里哪来的这么多娃子下来插队,咱农村里自己家的娃子都要没地种啦!”

今年是最后一年知青上山下乡,不过也是最乱的一届,因为他们刚来不久上面就风声不断,反而扰得人安不下心来,就想钻营着抢回城的机会。

相比之下那些老知青因为已经经历过无数次希望与失望,反而能在这时候稳住,静等最后确凿消息。

李晓冬他们在路上跟碰见的人也聊了几句,等到到了镇上,这几位来接人的大队长都往公社食堂那边去了。

祁云他们要接的人不在这边,越过了公社往更偏远的粮仓那边哒哒跑了一截路。

像祁云他们要接的那样的“改造犯”显然不可能让他们进公社大门,所以张主任给定的地方是没什么人的粮仓那边。

“这几个是隔壁镇封书记推荐过来的,听说咱们水月村小学对于他们这样知识分子有个专门的思想改造,效果很显著,连市里教育部的江局长都在会议上当做典型夸了好几回。”

说是教育部其实也就是教育部里面的一个小衙门,只是这么说更好听,大家就都这么称呼着。

上次的江副局长这回终于转正了,虽然依旧是个权力不大的官,可到底也能参加大会在领导们面前露脸了。

张主任这话就有意思了,祁云笑着给了张主任一个眼神表示理解了,李晓冬则是还有点尴尬的傻笑,不为啥,就是有点儿心虚。

毕竟改造什么的,哈哈可以说是完全没那回事,李晓冬还以为张主任不知道呢。

站在一边等着他们做交接的两个人其中有两个都比较年轻,一个看起来十五六岁,不过因为是娃娃脸,祁云也不确定这少年到底是不是这个年龄段,此时正挨着一个胖肚子中年男人满眼好奇的时不时瞄祁云一眼。

另外有个满手暗红疮疤的二十多岁小伙儿,站在满头白发却面容和缓的老人侧后方,属于是保护者的位置。

小伙儿手上的伤疤是长年累月冻疮严重又没有及时治疗才留下的,老人手上虽然有厚茧,倒是没有长过冻疮的痕迹。

听张主任之前说这四个人都是父子,少年是去年才主动插队到蜀地来的,年轻男人则是之前就陪着他爷爷一起被下放的。

张主任肯从隔壁镇接手过来,应该是这两队父子爷孙趁着这几回上头风向反复的空隙走了些关系,这会儿又回不去,所以准备到水月村这边避一避。

几人站在粮仓外又说了几句场面话,张主任就先回公社那边了。

招呼几个人上了马车,祁云让李晓冬往食堂那边绕一截路,到那儿的时候刚好碰见一群风尘仆仆的知青下了打卡车往食堂里去。

祁云扫了一眼,这次下来的约莫三十多人,其中不少都长得水灵灵的,看着不像是会干活儿的,人数比当初他们那回还要多,怕是有些人也是觉得城里有些乱,暂时让家里孩子下来避避风头,等之后有门路的人弄个病假招工之类的随随便便也就回去了。

祁云这打扮长相走到哪儿都醒目得很,这也导致了祁云来镇上的次数也不多,可几乎镇上开店做事的人都认识祁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