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4(1 / 1)

加入书签

可是完全没有想到走水运是很难保证书的质量一直好的,只要稍稍受潮那些印制好的书就没法看了,有了很多的损耗。虽然还是有赚头,但是运到南粤城的那些书利润也太薄了。若不是谢涟漪运精装本的时候很好地防潮,运到京城之后几乎没有什么损耗,再加上精装本本来她们的赚头就大,可能就没有现在这么多的收益了。

  周水静真切地说道:“多谢谢姐姐提醒我,姐姐真心为我考虑,我很是感激。姐姐说的都是金玉良言,我也有再在京城这边加开一个书铺和一个印刷铺子的打算,只是奈何最近我和夫君手头紧,手里的银钱几乎全都投到购买现在住的这个宅子里面了,恐怕这个计划要推迟一两年才能成了。”

  谢涟漪忽而问道:“东家,涟漪与你相处也已经三年了,虽然痴长你几岁,但是一直为你的才学和人品所折服。这三年来,虽然涟漪在经营铺子,提出了一些小的建议,但是这些都是一些经验之谈,东家吃亏在没有遇到过,以后自会慢慢懂得。但是涟漪却是在东家身上学到了好多无法言说的东西,忽而觉得格局和眼光都比以前大了很多。

  此番亲自来京城,也是想冒昧和东家问一句,若是涟漪出银子投入东家的‘静思书铺’,可否与东家分一些书铺的股份?若是东家觉得不合适,那么就当涟漪唐突了。”

  周水静闻言却是眼前一亮,拉住谢涟漪的手说道:“谢姐姐,你愿意与我合伙我真是求之不得!我早就敬佩姐姐人品和能力,正在犯难等到再过两年合同到期以后如何留住姐姐呢,姐姐若是愿意与我合伙,真是再好不过了!”

  就这样,周水静和谢涟漪重新签订了合同,谢涟漪拿出大笔的银子来在京城以周水静的名义购买了一个印刷铺子和一个书铺,将“静思书铺”在京城也开了起来。同时周水静负责京城这边“静思书铺”的经营,而谢涟漪负责南粤城那边“静思书铺”的经营。同时在这个书铺之中,周水静与蔡思瑾占七成股份,谢涟漪占三成的股份。

  其实周水静倒是愿意在印刷厂和书铺的地契之中加上谢涟漪的名字的,奈何谢涟漪不够资格!周水静因为是蔡思瑾的夫人,而蔡思瑾因为考中了进士,还当了京官,可以带着周水静在京城一同生活,周水静作为蔡思瑾的妻子也有资格在京城买铺子或者田庄置产,只是不能再购买居住的房子。而谢涟漪就没有这个待遇了,在京城里什么铺子、田庄、房子一律不能购买,连把名字加上去都不能!

  既然二人变为了合伙的关系,周水静也就没有必要将之前自己买来的一家四口仆从再继续留在南粤城帮自己看铺子、顺便盯着谢涟漪了,在谢涟漪回南粤城的时候也托她将那一家四口送到京城里面来。

  就这样,蔡思瑾某天下班一回家,就发现自己媳妇儿又拥有了两家铺子,重新开始忙碌了起来,简直脚不沾地的,甚至没有时间管他了,只是嫌弃地让他一边儿玩去,让蔡思瑾脆弱的小心灵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媳妇儿太强了唯一不好的就是这一点,自己就快成怨妇了好不好?

  蔡思瑾不得不自己找乐子,频繁去隔壁找张思晨聊天喝酒。正巧张思晨也因为在翰林院受冷遇心情不好,两个天涯沦落人就一拍即合喝酒聊天,感情迅速升温......

  不过蔡狗三一家四口到了京城之后,蔡思瑾就有好日子过了。因为蔡狗三一家四口之前都在南粤城做熟了找印刷厂印制、开书铺、打理书铺的事情,倒是帮助周水静减轻了很大的负担。蔡狗三负责在印刷厂里监督工人制版,然后监督工人将制好的书籍送到书铺里面来,蔡长生、蔡春桃二人则一边念书一边帮着打理书铺,蔡柳氏就完全留在家中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照顾蔡思瑾和周水静的饮食起居。

  蔡思瑾这才又过上了每天下班有媳妇儿陪,每天晚上可以抱着媳妇儿的美好日子,他便果断抛弃了张思晨这个“患难兄弟”,美滋滋地继续过自己的小日子了。

  不久之后,便是七月了,因着今年乙卯年又是一个“京察”的年份,所以好多外省的总督都回京述职了。一般而言外地地方官员三年一考核,而京官六年一考核,是为“京察”,而一省的总督因为还兼着“监察御史”的职责,也算是京官,所以在京察之年都要回京述职的。虽然正式的考核要在年底,但是现在七月也就陆续有外省的总督到京城打点关系了。

  本来这样的大事与蔡思瑾这个米粒大小的官员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奈何他之前收到了自己师傅眉山先生的一封信,告诉蔡思瑾他的儿子沈子安现任辽东总督,今年也会回京待考,让蔡思瑾与他见个面,多亲近一些。还告诉蔡思瑾沈子安既是他唯一的儿子,也是他倾心教育的弟子,能算得上是蔡思瑾的同门师兄了,希望二人能够好好地相处。

  蔡思瑾一般情况下都很害怕这种人情往来,他觉得自己无法做到心中将对方恨死,脸上却还要和对方笑嘻嘻地聊天!只是师傅的儿子毕竟是不一样的,师傅对自己有大恩,他的儿子既然回了京城,自己怎么也要好好带着礼物去拜见一番。若是相处得来也可以多拉进一些关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