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7(2 / 2)
不用说,用不了几日, 十里八乡又会有新的谈资。
且说这日,家里的彩线用完了,叶二姐原本想像往常那样托了于大郎从县里捎回来。
叶凡在旁边说:“今儿个天气好, 阿姐不如亲自去一趟,正好给外甥捎些笔墨。”
他之所以故意撺掇,一来是因为叶二姐因着身子不好,接连好几个月没出门, 如今天气一日暖过一日,刚好出去散散心。
二来,即使二姐极力隐藏,叶凡却也能看出,她对县城多少有些心理阴影,因此,他便想着让她多去几趟,慢慢走出来。
于三娘也在旁边劝:“二娘子便听了小郎的罢,刚好也让我跟着,沾沾光。”
叶二姐经不住这俩人一通说,只得应了。
叶凡很高兴,把白鹿派过去“护送”她们。
这还是和离以后叶二姐第一次进城,到底是心里打着结,没打算多转,直接去了一家相熟的针线铺子,想着早点买完早点回去。
这家铺面不大,东西卖得便宜,柜台后面站着掌柜娘子,一见二姐,先是一愣,这才反应过来,上前招呼。
“好一阵不见……不见您了,近来可好?”她打了个顿,想来是不知道该如何称呼。
叶二姐点点头,和善地说:“多谢挂念,我和离后住在娘家,与这里隔着一条江,不方便过来。”
对方自然知道,这时候便笑着唤了声“二娘子”。
叶二姐答应了,掌柜娘子的话也多了起来。
“瞅着您气色这般好,想来在娘家定然过得不错。”
叶二姐挑着彩线,唇边抿着笑,“我家兄弟仁厚。”
“这是二娘子的福气。”掌柜娘子奉承一句,又道,“听说您在议亲,那汉子还是里正的兄弟,倒是门户相当,在这给您道个喜。”
明着是道喜,实际一脸看戏的表情。铺子里其他客人也纷纷支起耳朵。
叶二姐手上一顿,继而低下头,不慌不忙地挑着丝线,就像没听到似的。
掌柜娘子伸着脖子去看她脸上的表情,还跟旁边的人使眼色。
于三娘瞧出其中的不对劲,把彩线往柜台上一扔,扬声说:“婶子哪里来的这些话?可别听那些乱嚼舌根的胡说!我们家都还不知道,外人倒传得热闹!”
“小娘子勿恼,咱们这不是当成了好事,想着道个喜么?”
“等到真有了好事,我家姐姐再来谢你罢!”
说这话时,于三娘学着李五娘平时里的样子,叉着腰,扬着下巴,倒是真有几分官家娘子的风范。
掌柜娘子讪讪一笑,没敢再说什么。
叶二姐拍拍于三娘的手,微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