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7(2 / 2)

加入书签

  甜津津的蜂蜜水顺着喉咙滑下,那颗莫名不安的心也跟着踏实下来。

  生活嘛,就得用足了劲头,去迎接那未知的回报。

  你想要的,都会有的。

  ***

  两人来到一家名叫“济生堂”的医馆。

  这间医馆临着街搭了三间大屋,内里又隔成前堂、中堂、后堂三个部分,药童在前堂抓药,大夫在中堂坐诊,后堂连着小院,用以配药及急症病人的救治。

  前堂之内,靠墙放着的皆是高至屋顶的大药柜,柜面涂着红漆,贴着药名,隔成了一个个方块形的小药屉。

  药柜前站着一溜药童,年轻的十余岁,年长的已至中年,皆着青衫方巾。有人读方子,有人爬上爬下地抓药,也有人在忙不迭地缠麻绳、割草纸。

  偌大的前堂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药香。

  轮到叶凡时,迎上来一个微圆脸颊的年轻药童,一双含笑的眸子,十分讨喜。

  药童见他手中无方,也不怠慢,好生好气地问:“郎君可是抓药?”

  “有劳您,我想求一剂冻疮膏。”

  叶大姐开着食肆,做菜洗碗都是她一个人,冬日里的冻疮到了春末都没好利索,反而越加红肿难捱。叶凡便想着买盒膏药给她,多少能顶点用。

  “这得现配,您稍候。”药童冲他躬了躬身,一溜小跑着去了后堂。

  叶凡纳闷,“冻疮膏不都是现成的吗?”

  于大郎将沉甸甸的石炭放在脚边,笑呵呵地说:“小郎忘了?前年您玩雪冻了手,主家叫我来买过一回,大夫说了,现配的管用。”

  叶凡往“记忆库”里搜了搜,一点印象都没有。

  好在,那药童很快出来了,手里托着个捆着绳的油纸包。

  “这是您要的冻疮药,早晚各一次,厚厚地敷上一层,刚好是三天的量,三天后若还不好,您再来取。”

  叶凡把油纸包接到手中,只觉得包中之物湿湿软软,和他想象得不大一样。

  他也没犹豫,当着药童的面便打开了。

  果然,里面并不是油滑凝实的膏状物,而是……怎么说呢,更像是几种药末掺了掺,用水或者油混在了一起。

  药童见他如此也不恼,只狐疑地问:“郎君,可是有何不妥?”

  “没有现成的药膏吗?我是说那种……”叶凡拿手比划着,“像是娘子们用的胭脂一般,装在盒子里,可以用上许久。”

  药童略一沉吟,道:“听您这么一说,确实像是闺中之物,从没听说过有人拿它治冻疮。”

  叶凡略有些惊讶,不是说华佗时期就已经有了冻疮膏吗?这里竟没有?

  还是说,单是这一家没有?<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