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0(2 / 2)

加入书签

  偏褚永臻面不改色道:“以后的事,我无法笃定,即便与你发誓,怕也无法说服你,我只能保证现在。”

  “我想娶你。”

  “哪怕只能做一日夫妻,若能娶尔为妇,便是此生之幸事。”

  “你若不信我所言,端看他日我所行所为便是。”

  关凝华确实不信他人誓言,当初她和池少衡也曾山盟海誓过,可后来呢?不也是相看两厌,你恨我怨。

  她跟池少衡是两世的孽缘,那同褚永臻之间,又可是姻缘?

  是姻是孽,终究试了方才知晓,若是不试,那不是姻也不是孽,而是无缘。

  太子带人亲赴韫州,向关氏一族提亲之事,也不知谁走露了风声,很快传到了京城。

  京城的皇室宗亲,本因恪王谋反之事,牵连甚广,而人人自危,如今却总算借太子提亲之事,松了口气。

  那些原本眼高于顶的皇室宗亲们,别说挑剔找茬了,谁也不敢在这个当口,去触皇帝和太子的霉头。

  这场婚事,足足筹备了有一年多,关凝华才从关府嫁入东宫。

  做了太子妃,除了礼节上的应酬多了一些,别的倒也还好。

  那些皇室女眷的明争暗斗,关凝华是没怎么体会到。这宫里宫外,谁敢说自己没个小病小痛,又或是子嗣问题。

  有脑子的,都不想得罪关凝华。倒是有许多女眷,借上门拜访的机会,私下里求医问药。

  关凝华很少亲自接诊,她教出的弟子和医女不在少数,只要不是太过疑难的病症,他们都能解决。

  她大多数时间,都是在研制药物又或是做新药方之类的事,偶尔碰上疑难病症的患者前来求医,便出手为其诊治一番。

  皇帝比前世还要长寿,只是他在褚永臻二十多岁时,便退位做了太上皇,和杨妃移居昌乐园。

  褚永臻每隔一段时日,便跟关凝华去昌乐园,陪太上皇和杨太后小住一番。

  褚永臻后宫只有关凝华一人,前朝也有大臣上奏,让他广纳后宫,为皇室开枝散叶。类似的奏折褚永臻见一次,便给上奏的臣子赐下几个娇妾美婢。时间一长,也没人敢再上奏了。

  也不是谁都能消受地起妻妾齐福的。

  褚永臻下朝回来,见到关凝华正色坐在殿内候着,心里顿时一跳,还以为番邦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