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8(2 / 2)
任你是贩夫走卒,还是工匠商人,又或是同行,只要愿意,便能在医堂里听她的授课。
起先还有不少大夫不好意思去学关家的本事,有些上了年纪大额前辈,也放不下脸面去做关凝华的“学生”。
后来大家见不用拜师,也不用缴费,关凝华教习的医术知识,还相当简洁易懂,听课的人也就越来越多,到最后,哪怕不行医的老百姓,有时间也会到关氏医学堂去听上一会儿。
“大嫂,你也劝着点凝华,既是有那么好的医术,藏着掖着教给自家人多好,这样咱们关氏的子孙也能有些看家的本事。”
“凝华这都把本事教给了外人,咱们关家人吃什么喝什么?”
关大夫人陈氏面上露出一丝淡笑,眼中却没什么笑意,她道:“咱们关家虽是杏林世家,可从来没什么敝帚自珍的规矩,凝华的医术是她自己学到手的本事,自然是想教给谁便教给谁。”
“老太爷在世时,医术虽好,却没听说他能让人断肢再生,把人开膛剖腹还能活的。关家历代传承的医术里,也没有这等本事。想来应是凝华自己想出的治病法子。”
“既是她自己的东西,她又是立了女户的,我便是她亲娘也管不了那么多。能以关家的名义,在外义诊,为关家赚名声,已经不枉关家养育她这么多年。”
“弟妹,若是你膝下的两个哥儿想学本事,自去医学堂找凝华便是。不过咱们可先说好,这行医治病之事,非同小可,也不是人人都能做,都能学的,尤其是我们关家,经常为一些贵人请脉。”
“一个不小心,就是连累家族的大祸。”
韦氏脸上勉强笑了笑。她才不会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去学什么医。这太医,在本朝至多能做到正五品的院判。
关大老爷身为族长,熬了这么多年也不过是个六品的院使。
在勋贵遍地走,官员满街头的京城,五六品顶天的小官,又算什么前程?
韦氏看不上这太医的前途,只想让自家两个儿子好好学习正经的课业,将来科举入仕。
关大夫人陈氏与韦氏“闲聊”了半晌,最终也没松口劝说凝华停办医学堂的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