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79(2 / 2)

加入书签

  战乱稳定之后,许多学子参加了这次科考,临安城因为各地前来的学子再次热闹起来,为了春闱的安全举办,周临明下了好几道旨意,城内加了巡逻,维护安全。

  暗中解决了几个小动乱,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走。

  而这次春闱,皇上颁布了圣旨,允许女子参加,皇榜一贴出来,众人哗然,有抨击的,有支持的,众说纷纭。

  作为太傅,赵合欢是主考官之一。

  进入殿试的一共十二个人,经过层层选拔,周临明亲自封了官,年轻新鲜血液的注入填补了朝堂的空缺,周临明开始培植自己的势力。

  被赵合欢耳濡目染,周临明对朝政的见解开明,为一代仁君奠定了基础。

  几个月后,各地物价飞涨,银钱贬值,好在赵合欢对此早有预见,提前给周临明打了预防针,是以这次小波折倒也不慌不忙的渡过,没引起更大范围的动乱。

  一直被视为隐患的袁卓和袁家军自从周临明上位以来就有大臣不停进言,每提及此,周临明都愤怒的驳回,对袁卓乃至太傅都是一力维护。

  一些想从这下手挑唆的大臣碰了个钉子。

  晃眼,又到秋收。

  今年是大年,风调雨顺,各地粮食丰收,甚至有传言皇帝乃真龙天子,老天庇佑,当近侍太监谄媚的把这些转述给周临明时,周临明乐不可支,对着赵合欢挤眉弄眼,仰着脸道:“姐姐,说你呢!”

  看了眼太监,赵合欢皱眉纠正他,“叫太傅。”

  挥退太监,周临明坐过来,凑到她面前,“私下里就叫姐姐。”

  不咸不淡的瞥他一眼,“现在是私下吗?”

  “哎!”

  半晌,周临明退了开去,无趣的撇了撇嘴,姐姐和以前差太多了,无论怎么逗她,都驱散不了始终萦绕在她周身的阴霾。

  李承一的离开就对她打击那么大吗?之前不也这么过来了吗?

  “姐姐分下去的粮种收成好,今年冬天不用愁了,我得写道圣旨把姐姐好好夸一夸。”

  “别做多余的事。”

  赵合欢抬起眼皮,粮种是以皇帝的名义发的,她可不想卷进去,又成为朝堂那些老迂腐攻击的靶子,“你还嫌弹劾我的折子太少?”

  “哼!”

  周临明嬉笑道:“姐姐还怕弹劾?有我在一天,我就护姐姐一天。”

  “不必。”

  赵合欢一脸冷漠的拒绝,然后眉心一皱,“还没找到宋唯之?”

  闻言,周临明脸色微微一变,随即撒娇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