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73(2 / 2)

加入书签

  倒是比自己十岁的小女儿年纪要合适一些。

  于是在宠妃吹了一整晚枕头风的劝说下,第二天上朝的时候,皇帝就拟定了一封圣旨——册封朝灵郡主为公主,前往北辽和亲,下月初和和谈队伍一起北上。

  而同时下发的还有一道指令,便是着兵部侍郎派兵去西北镇压造反的流名。

  两道指令一发出,朝臣静默半晌,左相立即躬身道:“皇上英明!”

  兵部侍郎是他的人,如果这次平反有功,到时候官路亨通,兵部也能由他牢牢的攥在手中。

  左相话刚落,亦有几个大臣苦口劝道:“灾民一事实在是情有可原,此次干旱严重,百姓流离失所,臣以为当以劝和安抚为主,不应大动干戈,有损大国之本。”

  “劝和?”

  对跳出来唱反调的大臣不悦,皇帝咬牙切齿,怒道:“朕把赈灾粮食发出去了,但是却被那些灾民给抢了!”

  顿了顿,继续道:“如此刁民,都反到头上来了,朕难道还要纵容他们?!”

  眼看皇帝发火,右相出列,呈上一道折子,痛心疾首道:“这是汉中知府刚到临安的折子,请皇帝过目。”

  景炎帝瞥他一眼,“右相直说便是。”

  右相道:“汉中大片田地都受到干旱影响,流民饥不果腹,如今受灾的不只是汉中一府,这些灾民都是种地的农民,若是有别的出路,断断不会有反心,臣恐灾民受到有心人的煽动利用,对大周不利啊!”

  听着右相的长篇大论,景炎帝不耐烦的按着眉心,“那依右相之见该当如何?”

  “臣以为派兵镇压的同时,应当在从各地调集赈灾粮食,努力安抚民众的情绪,以彰显皇恩浩荡。”

  户部尚书就道:“右相此言说的简单,可如今南方水患,粮价上涨,国库哪里还能再抽拨出那么多粮食?”

  右相眉心也是一紧。

  天灾人祸接踵而来,实在让人左右难顾。

  而正在这时,忽然朝中有人出列,声音铿锵有力,“臣愿跟随兵部侍郎前去汉中平反,安抚民心。”

  “哦?”

  皇帝挑了挑眉,看向这个忽然来解了尴尬的臣子。

  只见在两列大臣末尾处,站着一位年轻男子,一身官服穿在他身上都衬的风姿绰约,想起来他就是前些年在殿试上惊才绝艳了一把,收了大片少女芳心的宋唯之。

  右相看着突然出来说话的宋唯之,眉心微微皱了皱,眼底有些担忧,这个差事不是那么好办的。

  还不待其他人提出反对意见,皇帝就立即定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