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2(2 / 2)

加入书签

第38章

  “高粱酒,快要过保存期了,便宜卖,35块钱一斤。”

  至于不一样这个问题,杨桢有点难以回答,先挑行货后议价,就是牙郎吃饭的本事。

  一般牙行虽小,但经营的路子上必有把式掌舵,斗首、钱舁子、酒把式、药掌柜等等,把式的绝活秘而不宣,向来只传门下弟子。

  昔年章舒玉作为东家,因为脾性好,占了些有问必答的便宜,多年的商路千锤百炼,下来也攒了半罐子量度的功夫,行家当然拼不赢,但糊弄门外汉绰绰有余。

  说白了就是权微不会挑,但这么不客气的解释以杨桢的性格说不出口,他正愁没法暂时逃避现实,权微这个问题算是正中他下怀。

  提起他的老本行,杨桢眼里都有了点异样的神采,忍不住话多起来:“不一样是正常的,同一趟蒸锅里馏出来的酒液,前中后段的口感出锅时就有区别,在加上容器、储藏、气温、时间的变化,一锅分十坛,十坛都不一样都有可能。”

  权微闻了闻碗沿,扑进鼻腔的是股温和的香气,他不是很信地说:“那一个妈生的,也不至于差那么多啊?他家便宜不便宜卖的高粱酒我都买过,跟你这都不是一个味儿,你懂酒是吧?我要怀疑老板在坑外行了。”

  杨桢哪想得到请他喝酒,还给老板喝了口锅出来,他啼笑皆非地说:“没有的事,别人做生意,坑顾客就是变相的坑自己。你就当我是运气好,在别的地方倒了霉,到这儿找补,碰到了一锅工艺到位的。”

  实际上他这5斤酒根本就不是在店里的大缸里舀的,而是在老板的库房里打的。

  这家酒坊的缸里放的是勾兑酒,库房里多半也是,但也有少量的调和酒。

  勾兑的原料是原浆酒和食用酒精,调和则是用高低不同的原浆酒掺和降度,所以口感大有区别。至于没有价差的原因是调和酒制作麻烦,加上能储存的时间也短,所以基本不对外销售,只是老板自己过瘾时喝几盅用的。

  杨桢能摸到别人的藏私,那是因为相信一家店能够屹立不倒,肯定是有拿手的绝活,他进去挑了一些毛病,又拍了两个马屁,老板看他识货又识相,于是掏了点私货给他。

  权微不是很认同他那版生意经,现在做生意的缺德的是真缺德,卷一波就跑路的新闻不在少数,但杨桢的心大他是又领教了一次,自己满身糊涂烂账不提,还有心思去救人、来管他买东西产生的落差,权微登时就觉得,杨桢可能是有点圣母心。

  “圣母心”坐在他对面,见权微喝的实在是慢吞吞,于是不再等他,自顾自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