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4(1 / 2)

加入书签

一个大男人,管得了一回,管不了一辈子。”

而且,她还不知道这事,父亲到底知不知情。

魏子清浅浅地吸了口气,道:“放心,我与郭氏明里暗里斗了十几年,我再了解她不过。她这人爱惜羽毛,无论私底下做了什么,都不会让它影响到自己,没有人比她更注重侯府和自己的名声。

像我出嫁时的婚礼规模及嫁妆,对于一个侯府来说理应是十分寒酸的,要人知道是要笑话的,少不得要说她这个继母偏心眼,不重视原配的子女。

然而后来,我打听到在外面传的是,袁家三郎顶有骨气,虽然娶了南平候府的嫡长女,却没有收侯府一分钱,举办婚礼时还特意低调而为,侯府大娘子为了全他这份骨气,特意要求减了一大半嫁妆,低调地嫁过去。

我当时便觉得奇怪,但因为这对夫君没什么坏的影响,也便没细想,后来想想,定是郭氏特意命人在外传的,就为了不给人抓她的小尾巴说三道四!”

曾经辉煌的前朝是因为边疆将领权力过大,最终引发战乱覆灭的,大夏朝的开国皇帝便是当初叛变的将领之一,因此他登上帝位后,对武将甚为忌惮,十分重文轻武。

虽然这一点在十五年前那场大战后有所改善,但社会上流传的风气还是“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这导致了大伙对考上科举的进士有种迷了眼的执着,每三年一次的恩科成了襄阳城众权贵摩拳擦掌挑金龟婿的大好机会,俗称“榜下捉婿”。

把他们抓来当自己女婿还不够,还要给他们一大笔钱,说好听的,这是资助他们在襄阳城读书的生活费,其实大家心里明镜似的,这就是卖身钱,毕竟这考上进士的很多家里都穷得叮当响。

虽然大家因着对读书人的盲目崇拜,觉得这没什么。然而,但凡有那么一些不贪图钱财的进士,大伙儿惊叹之余还是会纷纷竖大拇指。

只能说其实大家心里还是很懂的嘛!

魏子清的夫婿袁鸿杰就是上一届的进士,据辛夷说,那时候魏子清出门买东西,刚好被到襄阳城赶考的袁鸿杰撞见了,袁鸿杰当下惊为天人,考试及第后立刻到侯府提亲,跑得比那些去榜下捉婿的达官贵人还快。

而袁鸿杰提亲的时候确实也说了,他不收侯府的钱,否则郭氏也不会那么爽快地应下这门亲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