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5(1 / 2)
很正常。其实我觉得审美本来就是很私人的东西,如果全部归一化,这个世界好像就不那么有趣了。”
主持人也觉得夏习清已经相当有礼貌和涵养了,于是连忙补充。
“对,审美就是应该多元化,其实刚才这个问题里说到的正常男生不选择短发,我也觉得有些……怎么说呢,我在书里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正常人’范围不断地被扩大,应该是现代文明发展的最杰出贡献之一,所以……”主持人正打着圆场,周自珩却忽然开口。
“正常人,”周自珩的声音沉着而冷静,“正常人这样的范畴是由谁定义的?”
他的语气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情感起伏,就像是最司空见惯的疑问,可莫名就有一种震慑力,连坐在对面的女主持人一时间都没有反应过来。
周自珩深邃的眉眼直视着镜头,陈述了自己的观点,“如果这套评判体系是由我们的一部分同类决定的,那我是不是也可以重新定义一套新的标准?比如男性可以留长发穿裙子,选择站在被保护的一端,女性可以摆脱长久以来的偏见和束缚,做她们想做的任何事。”
现场的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周自珩竟然会这样发问,主持人临场反应的职业素养也在他的气场之下完全扰乱。
就连夏习清的心里都震撼不已。
在这一刻以前,夏习清都相当自信地以为已经摸透周自珩这个人。在他心里,这个人拥有一副天生就气场十足的面孔和身形,内心却像个孩子一样纯真甚至幼稚。
可现在,他才发现自己错了,他并没有看透这个人心脏里真正强大的内核。
周自珩背靠着沙发,一脸冷静地漠视着镜头,接着自己刚才的逻辑继续问道,“就像经典的‘色盲悖论’一样,我们如何才能证明自己是正常人,而不是另一套评判体系之下的非正常人呢?”
采访现场忽然变得沉默,话题忽然变得深刻而敏感,这是谁都没有预料到的。
夏习清却微笑起来,语气云淡风轻。
“对啊。”
“我们生来就是为了成为自己,而不仅仅是变成一个‘正常人’。”
作者有话要说: 科普:什么是色盲悖论呢?
有一个人,他有一种奇怪的色盲症。他看到的两种颜色和别人不一样,他把蓝色看成绿色,把绿色看成蓝色。
但是他自己并不知道他跟别人不一样,别人看到的天空是蓝色的,他看到的是绿色的,但是他和别人的叫法都一样,都是“蓝色”;小草是绿色的,他看到的却是蓝色的,但是他把蓝色叫做“绿色”。所以,他自己和别人都不知道他和别人的不同。
第一问:怎么让他知道自己和别人不一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