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7(2 / 2)
而卢瑥安的徒弟们也跟着安静了下来,簇拥着他们的师公卢达能,进了衙门。
对比起这两个徒弟的轻松,师公卢达能则是非常担忧。
自古民告官,就算告倒了,也落不到什么好处。打击报复可能会有,要是告不倒,可是要收到鞭笞或者杖刑的。
卢瑥安一个哥儿,要是被打击报复了或者告失败了,可怎么办哟!他这个老爹能不能代子受刑?
绕过影壁,公堂之外,“明镜高悬”的牌匾被擦得干干净净,两边楹联的笔迹也是铿锵有力,周围都是想进去旁听的人,卢达能看到这楹联的一边被人群挡隔,没有看到,而另一边则写着“执法如山,爱民若子”。
但愿如此。
卢达能紧张非常,一路上拳头都攥紧了。
在他一旁的黄家树小声道:“师公不用紧张,其实,师父在进去之前,已经交代过我们了。”
卢达能问道:“交代你们什么了?”是他这个老爹不知道的?难道有什么致胜的妙计?
黄家树低声回答说:“师父交代说,如果他这次告失败了,人万一那个了,他就说对不住师公您,但请您继承核雕馆,想请我们这些徒弟看顾您老,妥善安排好您的生活。我们都答应了,还都发誓了。”
卢达能听罢,长叹了一口气。这下,他更为揪心了。
如果卢瑥安一去不返,那这仇不报也罢。
只可惜,开弓没有回头箭,他只能寄望卢瑥安可以伸冤成功。
邓叔也跟在卢达能的身边,他不知道好兄弟的儿子能不能伸冤成功,只知道,如果失败了,他也只好再套一次麻袋,给卢瑥安出一口气、报仇雪恨!
今日升堂,除了卢瑥安的老爹、徒弟们等等来旁听,还有官夫人们派过来准备慰问卢瑥安的下人们、对负心汉探花郎一案的百姓们,等等。吴英祈家带来的杂役也没离开,主人家被告官司,他得听一听,准备随时候命或者随时跑路。
旁听的百姓们有的能有座位,后到的则没有。时间到了,堂事、值堂、跟丁、快役、执案役、刑杖等一一到位,最后官爷来临,京府通判、刑部尚书、大理寺卿、都察院检察御史福亲王一一入座,百姓跪迎。
吴英祈身上有功名,除了福亲王,其他人他都不需要跪迎,站立姿势十分雅致,可惜他还没给自己的娘亲挣到诰命,吴老太太也只能跟着跪迎。
开审前,堂事吏道:“原告吴英祈太州淮扬人,年二十三,华盛三年中举,华盛五年后取得探花,于八月十七状告家中逃奴卢瑥安伤人、偷窃;被告卢瑥安,太州淮扬人,年二十六,于三日前来伸冤,反告吴英祈抛夫谋财、插赃陷害;证人吴氏,吴英祈之母,太州淮扬人,年五十三,状告卢氏偷窃潜逃之日踢伤五脏,打架伤人,致吴氏卧床不起……此案由京府通判古大人审理,刑部尚书傅敏大人、大理寺卿宋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