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2(1 / 2)
> 那女子果真是个小农女,就是京郊的,还父母双亡,只剩下她一个。
顾夏:……
突然不知道该说什么。
也不是她有门第之见,这天差地别长大的两人,能有共同的三观吗?
康熙也拧着眉毛,一万个不同意,这都算是什么事。
她不光是个农女,她还是个汉女,就这两条,就做不了皇子福晋。
胤禛也没有说一根筋的非要娶,他就特别佛系:“觉得她不错,还可以,您要是觉得不好,就纳了她也成。”
这个回答,两人都不太满意。
康熙觉得,这样身份的人,连在身边伺候的资格都没有,当屋里人更是天方夜谭。
而顾夏想着,臭小子就不能一生一世一双人吗?
所以,最后胤禛摊手:“儿臣不懂情爱,就谁都行。”
她都已经脑补了娇俏农女三百万字了,结果老三来一句,他都无所谓,你们看着安排?
说起来也是,他才十来岁呢,男孩子向来发育被女孩晚一些,不懂情爱,也是应当的。
“那就再缓缓,不着急。”
说着顾夏又觉得好笑,到底是孩子,看人的时候,就丁是丁卯是卯,不会说带着有色眼镜来看。
“等你看见哪个姑娘,心就砰砰跳,我在给你赐婚。”
胤禛轻轻嗯了一声,有些无所谓。
揭过这茬以后,顾夏挨个关心了一遍,对于她们的感情生活,表示非常关注。
等迎来初雪的时候,胤褆进宫报喜,说是福晋生了格格,七斤二两胖着呢。
这是第二个孙辈,顾夏很高兴,当即就把自己准备的礼送下去。
赤金打造的项圈、手镯、脚环等,林林总总收拾了一下箱子,她还亲手做了一套衣裳。
“额娘的针线有点糙,你回去让丫头多捶捶,松软了更好穿。”
胤褆今年十七了,他喜欢习武,身量相对来说比较壮,这会儿压抑着满脸喜意,看着倒有点意气风发了。
这会儿亲自捧着顾夏做的衣裳,笑的合不拢嘴。
“等福晋出月了,让她来给您请安。”
这几个阿哥里头,就胤褆是小可怜,不比旁人,都有个皇后妈。
惠贵人也机灵的很,一点都不帮衬,她和康熙就会时时惦念着,倒也没吃什么亏。
反正都住在一起,受的同样教育。
这样说起来,生母早逝的太子,相对要可怜一些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