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09(2 / 2)
次日一大早,宋二马拿了些腌蛋和兔肉干啥的,给姥姥姥爷家的左邻右舍送去了。
他不能常回家看望两位老人,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平常还得这几户人家帮忙照应照应。老人年纪大了总会有些跌跤啥意外,没有个邻居帮忙是真不便。
宋二马在邻里之间的名声一向很好,小伙子有文化是个高中生,能挣钱,还孝顺!要不是下了乡不知道啥时候回来,好几家都想把自己的闺女嫁给他呢。
再加上他拿的这些在眼下算得上是很重的礼,大家都忙不迭地推辞,实在推不过只好小心翼翼地收下了,抢着倒水给他喝。
宋二马说:“我不在村儿里的时候,姥姥和姥爷就麻烦你们帮忙照看一下了,等我从那边回来了,一定忘不了你们的恩。”
“这话咋说的,这么多年的老乡亲了,照看照看不是该的吗!”
大家聊着聊着,话题不知咋的又扯到那个下乡的知青身上去了。
“那小伙子人真不错!平常看着呆呆的,没想到居然挺能摆弄猪牛啥的,鸡也会看,还会种花儿和果树呢。”
“他家里好像是啥干部来着?咋干部家的孩子也会这些玩意儿啊。”
“这你就不懂了,人家摆弄牲畜是当耍子玩儿的,那叫逗趣儿,和咱们混饭吃不一样。”
“说的也是!”
宋二马被说得好奇了起来,这到底是个什么人物啊,咋听起来怪有意思的呢?
想到这个知青对姥姥姥爷也算是帮过忙,宋二马干脆也拿着点东西去找他道个谢了,顺便瞅瞅是个啥人。
大家口中的书呆子叫赵敬伦,带着一副厚厚的眼镜儿,头发略长乱如杂草,身材有些单薄,可看起来不招人厌,一直笑嘻嘻的,像个脑子不太好的人。
宋二马表明自己的来意后,赵敬伦连连摆手:“这是小事,我该做的。礼太重了,我不能收。”
东西他不肯收,笑嘻嘻地扛着锄头走了。
宋二马看着他的背影,感慨:真是个好人啊!这年头还有人肯不要肉干,真不容易!
尽管舍不得二老,时间差不多到了后,宋二马还是狠狠心上车了。
临走之前,他特地检查了一下家里的粮袋子,又检查了一下他上次走时留给二老的粮票。程冬至当初给他们的大红包,他一分钱都没自个儿留,和平时攒的粮票一起全给两位老人了,以防要用着的时候。俩老人过得很省检,到现在为止居然才花了五十多块,还是买杂合面的时候花的。
“姥,姥爷,我走啦!钱别省,越省越不值钱!”
“咳,知道啦!下次啥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