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7(1 / 2)
年,始终保持着一个旁观者的心态,所以才能这样清醒有绪。
然而,她怎么都想不到,若干年后的某天,她也会陷入一场甜蜜而混乱的漩涡,变成自己最瞧不起的那种智商负数的人……
☆、90.090
省城那边每年开学的时候都不定, 今年开得格外早,程冬至还没来得及吃大姐亲手做的元宵,就坐火车千里迢迢回了校。
省城里还残留着些不甚明显的年味儿, 路过的人家门上贴着新对联和窗花, 颜色尚未褪去,看着红艳艳的。物质依旧并不丰富, 但是每个正儿八经的省城人都有种别样的欣喜和自豪感——凭本地户口簿能排队免票购买大葱一根, 萝卜一只,花椒二两,豆油三两, 瓜子二两,这是周边县城乡镇都没有的福利, 当然,像程冬至这种临时户口的人也没有。
不过她也没啥失落感,这些东西她想要多少有多少, 只是洗白拿出来费些事儿而已,洗白麻烦的话, 那就自个儿一个人躲起来想咋吃咋吃。并且, 也就最近这几年还有特殊供应了,以后提倡过革命化的春节, 不但没有假期和年货贴补,还要额外加班加点忆苦思甜, 越是大城市的人越要做榜样, 多难啊。
从家里出来前, 王春枝想方设法包了非常大一包吃的给程冬至带上,说什么都不许推。尽管她知道自家妹儿手里有钱,薛教授夫妇那边也经常给开小灶,可她就是不放心,总怕妹儿吃不够。
程冬至在火车上的时候偷偷把这一大包吃的给分成了几份,只留一份少的在外头,另外的全收进仓库了。倒不是怕招宿舍人的眼,宿舍里都是心眼儿正的好妹子,主要是怕去宿舍前的路上刺激到学校那些“特困生”。
附属中学里并不全是本地娃或者她这种半本地娃,也有周边县村里上来的连临时户口都没有的特困生。像这种特困生基本都是成绩特别优异,家里特别困难,才有机会被当地公社和县政府联合推举进来,可谓是凤毛麟角。
在大环境普遍不好的情况下,能被定性为“家里特别困难”的那就是真困难了,要不是学校这边提供两套劳动布校服轮着穿,恐怕屁股蛋儿都要露在外面。
像衣服鞋袜被褥啥的还好说,毕竟不是一次性消耗品,省着点使用能把高中和大学都对付过去,像吃喝方面,学校自己教职工都吃不饱,哪来的余力包这些学生吃饱呢?
学校能给想办法的时候,就给他们弄一些“标准套餐”的饭票,一顿当三顿吃,或者拿低级杂合面做成的黑饼子凑合凑合;实在想不到办法的时候,吃糠团子和甜菜汤是常有的事情,就怕连这两样都吃不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