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96(1 / 2)

加入书签

后,他与岳北幽的冷战对峙也已持续了二十七天,他对岳北幽下的圣旨已下了第九道。

  在要下第十道圣旨的时候,几路人马不日将抵达临安的消息飞入了重重宫闱,让还在写诗的赵构手一抖,笔尖落在徽州产的名宣上,一团污迹。

  一旁侍候的公公瑟瑟发抖,不明白皇帝为何突然发怒,只听皇帝厉喝了四个字:“其心可诛!”

  几路人马在临安城外集齐,加上岳北幽,这些人在翌日请求面圣。

  这次位置颠倒,换赵构拒绝了。

  赵构先以不得诏令为何私回临安为由,问罪与几位将领。

  将领便顺水推舟,以愿意领罪为答复,一力要求面圣。

  他们言语恳切,辞藻丰富,简而言之,便是极大地表示出了自己不该私自回临安,十分愿意领罪,只求再见一见圣上,瞻仰一下圣颜,便死也瞑目了。

  这几个人,都是国士级别的武将,为宋室出生入死,是抗金的顶梁柱。

  更别提其中还有一位,是太子殿下,现在的储君,未来的皇帝。

  他们这几人如此“真情流露”地要求赵构降罪赐死,赵构即便已在心中把他们千刀万剐了数遍,但明面上,到底是不可能真的把这些人怎样。

  最终,赵构做出转圜,命赵眘与岳北幽两人先入宫面圣,至于其他人,都暂时留在城外静候旨意,尤其是他们所携之军马,万不可入城,都退居到临安城外三十里处。

  这是赵构做出的最大忍让,几人见好就收,当即领下了这旨意。

  这天夜里,赵眘与岳北幽入宫。

  厚重的宫门在岳北幽身后紧紧地闭起。

  与他跪在一起的是赵眘,两人皆把头颅伏低,看上去极为顺从,完全不像这些天抗了不知多少次圣旨的样子。

  空荡庄严的殿内只有他们三人,这里的两人与那里的一人都冷冷地僵持着。

  赵构出离地有些愤怒,“你们非要来见朕,不是有话要对朕说么,怎么,如今倒哑了?”

  皇案下那两人一致沉默。

  赵构觉得这两人无论怎么看,都让他浑身不舒服。

  岳北幽自不必提,向来他就是爱惹他不舒服,无论是朝堂上还是私下里,这人做人倒是保持了始终如一,总是让他讨厌。哪怕是下一盘棋,换了别人,与圣上下棋,早该知道要怎么做了,只有岳北幽,从来不输。

  赵构知道,他不习惯输。

  战场上,取胜是最大信念,这信念贯彻了岳北幽,乃至于在其他时候,他能够胜出的,就绝不让自己故意去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