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8(1 / 2)
里这个当时饿得奄奄一息的孩子捡了回来,就像当初南下的路途中,捡回那时还只有五岁的宗英和三岁的元寿一样。
宗英和元寿这两个名字,是她后来给他们取的,因为他们原本没有名字。
三个孩子都很可爱,很乖也懂事,她想,这或许就是上天给她的补偿吧。
五十一年的那次“死亡”,是太子胤礽捎带着帮了她,让她才有了今天的自由。当时那支箭羽的箭簇上确实抹有剧毒,也确实在她的肩头留下了一道狰狞的伤口。只不过在这之前,她就服用了特制的解药而已。而这种毒,也是表面反应强于真实的毒性。
她让胤禛将她埋在那棵桃树下,并朝向西面,是因为在那地底深处,有一条暗道,埋她的下方,做成了一个机关;而参与动土葬她的人中,也有太子的心腹,可以让入土的位置更精确。
当然,这一切进行的时候,她还与死人一样躺在棺木中全无知觉。直到醒来,才发现自己坐在南下的马车里,身旁守着沈清墨。
沈清墨,是另一个被胤礽捎带着帮助了的人。
太子已预料到自己的结局,所以早早为他做了安排,免得最终受苦。
她也不明白为何就选择了相信太子。大概是在她快要完全绝望之时太子给了她唯一的一线希望,就像身陷大海即将被巨浪吞噬的人看到的那一块救命的浮木。这不过是个赌局,她也不过是为了“自由”二字堵上了自己的性命而已。
所幸,她赌赢了。
一切都在计划之中,唯一的意外,就是她的体寒之症。因为体寒,特制的解药没能及时在血脉中散去,药性降慢了许多,导致即使到现在,看过无数高明的大夫,体内的余毒仍然未能清除干净。沈清墨自己就医术高超,配了很多药让她每日坚持服用,如今也算终于稳定了许多。
其实只要不累不怒,将该忌的忌了,她这副身子,大概还能捱好几年吧。
对于这种结果,她坦然接受。无论做什么,不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吗?用多少年的性命,换她以后清静自由的生活,已是值了。更何况,她早已死过不止一次。
她相信,因了自己这一“死”,在康熙心底大概会存留一丝愧疚吧;希望这丝愧疚,能够消除因为她的存在而使康熙对胤禛产生的那一点嫌隙。没有了她这个不合时宜的因素,那些有点偏离的东西,就能回到正常的轨道上去了。
无论怎么想,这都是最好的结果。
于她而言,过去的日子,就让它们成为永久的回忆,或者埋进心底,或者随风而去吧……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