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7(2 / 2)

加入书签

  承宣帝小心翼翼地上前,安慰道:“此事听来严重,但其实不过是事急从权、法外仍有人情,没什么的,朕、朕不怪你。”

  萧玉衡再次重重磕下头去,接着抬眼深深望着承宣帝,低下声动情道:“此番臣做了从前最为鄙夷的事,心中悔愧缠缚,实在不知如何是好。唯有陛下降旨责罚,才能令臣心中的罪孽减轻一二。臣自知此念矫情,但……求陛下看在两个皇儿份上,容臣任性一次。”

  萧玉衡眼眶泛红,连忙叩首遮掩。

  承宣帝痴望着萧玉衡的脊背,细细感受揣摩着他每话中和眼里的意思,心中又温暖,又疼痛:他以为自己还是当年那个胖乎乎的呆蠢小童,什么都听不懂,什么都想不明。

  其实不然。

  他所有的用心良苦,自己看得一清二楚。

  承宣帝退后几步,片刻后深深叹息,仿佛妥协了,自言自语道:“朕不会除你的封号,其他、其他都可以,但这个不行,唯独这个,无论如何都不行……”

  翌日朝会之上,承宣帝下旨除使君萧玉衡参政议政、掌管六宫之权,削半数俸禄,禁足九华殿,除皇子公主外,禁他人探访。

  超会结束后,承宣帝一人坐在空荡荡的大殿上,回想着圣旨上如针的字句。

  他身为皇帝,心地却很善良,又与顾重明意气相投,就像民间凑在一起嘻哈笑闹的朋友。此次顾重明不得不发落,但那些囚犯般的折磨,他做不到。即便萧玉衡不出手,他也会动恻隐之心,给顾重明些许优待。

  但那样的话,他就相当于向满朝文武,尤其是向丞相府和平南侯府露出了把柄和弱点,不免留下隐患。

  于是萧玉衡故意赶在他之前出手,既做了他想做的事,又将他摘了个干干净净。

  至于用顾重明一案牵制权臣的办法,萧玉衡说是觉得阴损而愧疚,但真正的意图是要借此让承宣帝治他的罪,然后周光、窦安、司行等人立刻就会明白,出谋划策的人其实是萧玉衡。

  拉了仇恨,引了祸水,让自己不至于一直处在风口浪尖上腹背受敌。

  萧玉衡殚精竭虑处处谋划,都是为了自己。

  承宣帝苦笑,他仰靠在龙椅上,拼命忍着鼻酸。

  当皇帝真不容易,想要保护的人不仅没有被保护,反而要他来保护自己。

  承宣帝攥紧拳头。

  所以、所以他才下了这样的圣旨,他要萧玉衡远离这些纷争,就安安静静地呆在深宫之中与儿女为伴,只做他的妻子,而非谋臣。

  他还决定暂且冷落他不去看他,让他离自己远一些,随之也会安全一些。

  前朝波云诡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