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49(2 / 2)

加入书签

  之前十几位朝臣上书弹劾薛相公,他便立刻上了请罪的奏疏,自己则称病在家,并未上朝。因而太皇太后数次遣人安抚,从入内内侍省的太监到礼部官员,再到顾铮这个翰林院掌院学士、知制诰,派去的人身份越来越高,赏赐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可见太皇太后对薛相公仍旧优容有加,并未因为弹劾而生芥蒂。

  此刻顾铮手捧圣旨,口中与刘忠闲话,心下却在琢磨方才的谒见。

  太皇太后这几日的行事越发有章法了。说不上来是哪里,但顾铮就是有这样的感觉。尤其是今日谒见时,这种感觉越发明显。

  他支持太皇太后,上书为其正位,这件事是在薛相公的支持和默许之下进行的,二人之间早有默契。但太皇太后派他去送安抚薛相公的圣旨,这其中的意味,就要仔细琢磨了。

  正兀自琢磨着,一抬头,便瞥见不远处回廊下站了个人,似乎也是在等着太皇太后召见。但见一身青袍,长发高高束起,插戴莲花冠,身姿挺拔、逸态出尘,却是个出家道士的装扮,看得顾铮微微一愣。

  灵帝在位时,宫中多有道士进出,但献帝继位后不喜这些,便瞧不见他们的踪影了。因此乍然在宫中看见这般装扮的人,着实令人惊讶。

  似乎是察觉到了他的视线,那人突然回过头来,面容姣好、眉目如画、气质如兰,竟不似男子。二人视线相触,都不由微怔。

152.第152章 卧榻之侧

    从前的她,就是太温顺老实, 总待在芳辰殿里不出门,安安静静,等闲谁会注意到呢?而事实已经证明,那种做法不行, 最终的结果只能是随波逐流,悲剧而终。既如此, 贺卿自然要做出一点改变。

  当然,也不可破坏了自己“出世之人”的设定, 所以她从来只与太皇太后谈玄论道,不是对方问起, 绝不涉及朝政, 即便提到了, 也是点到即止。

  太皇太后显然对她的印象很好, 也越发信赖倚重, 如今几乎每日都要跟贺卿说说话,有点类似她记忆中西方宗教的“告解”,或是童话故事里的“树洞”, 将种种烦闷之事都对她倾诉出来,心里便会松快许多。

  一旦找到跟对方相处的定位, 贺卿便很快适应了这个身份。她本来就不是多言之人, 作为倾听者再合适不过。随着太皇太后对朝堂的掌控逐渐深入, 两人的相处也越发融洽。

  但这一日午后, 贺卿照例到养寿宫拜见时,太皇太后却是满脸忧色。

  “娘娘这是怎么了?”贺卿见了礼,在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