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86(1 / 2)

加入书签

,这一仗才必定要打。”

  “哦?怎么说?”大抵因为贺卿并非利益相关之人,太皇太后便也多了几分耐心。

  贺卿道,“春秋时,楚国为五霸之一,国力强盛。然而楚庄王病逝早亡,年仅十岁的楚共王继位,楚国便陷入了危机之中。为了稳定局面,代理朝政的太后与大臣商议,决定联合齐国攻打鲁国。我也曾听闻,草原民族为了缓解内部分裂与争斗之势,往往总要纠集起来,对中原用兵。太皇太后试想,这是为何?”

  太皇太后也读了不少史书,自然闻弦歌而知雅意,“外面有了一个共同的敌人,便可以顺利将矛盾转移,反倒有利于内部团结。”

  “正是如此。”贺卿点头道,“瑞州自然是癣疥之患,但若是能一振朝廷声威,令朝中大臣同心协力,便是兴师动众一些又何妨?——正是要兴师动众,好教所有人都知晓,国朝仍然稳固。”

  跟聪明人说话,总是更省力气。

  不过,贺卿可不会主动承认,落人口实,她含笑道,“这怎么能说是帮我的忙呢?顾大人乃是朝廷肱骨,救国于危、维护朝廷的脸面与威严,难道不是分内之事?”

  顾铮失笑,“真师这过河拆桥的速度,未免也太快了些。”

  “顾大人本来就有此意,倒是我多此一举了。”贺卿神色不变,口中淡淡道。

  顾铮自然也不会承认,只一笑,将话题转回了唐礼臣的事情上,“真师可有良策?”

  “这种事哪有万全之策?”贺卿道,“如今瑞州看似闹得很大,其实还是在看朝廷的应对。这种事绝不能后退一步,当发兵镇之,难道还要与他们讲道理不成?”

  朝廷表现得越强势,乱民才不敢擅动。而后再派人前往接应。唐礼臣又不是棒槌,只要有机会,必定能够从府衙之中逃出来。届时少了人质,要解决乱民就容易了。

  顾铮摇头道,“如今朝中局势如此,太皇太后只怕不会应允。”

  一旦打起来,必然要牵涉到方方面面,对朝廷而言是个不小的负担。太皇太后如今的态度,必然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绝不会主动给自己揽这种麻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