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2(1 / 2)
不同,他们这些县城的,乡下的学生,更依赖一场高考改变自己的命运,扎进城市里生根,也过上这样的好日子。
“我原来就坐那。”戚杨说着就指给他看。
“你怎么老坐最后一排。”
“清净。”戚杨说。
“我在这个位置上坐了三年,升高中才挪教室。”
和富川的中学不同,他们这个中学是初高中合体的,只是在不同的教学楼,富川的初中高中每一年都分班,他们这里初中三年,高中三年,都是不分班的,班主任跟着一整个班的学生往上升。
三年不换班,那应该更容易交朋友吧?
戚杨说:“有俩关系不错的哥们,都出国了,一个在美国,一个在澳大利亚。”
他们这个学校是省城最好的学校,能在这里上学的,不是成绩特别好的,就是高干子弟,或者富家子弟,初中就出国的一批,高中就更多。
陆佳意就记得戚杨也出过国,不过又回来了。
有这个经济能力的,能出国的基本都会出国,就戚杨是另类,家里比一般富人家都有钱,人却跑到小县城去了。
陆佳意发现孙全和邵华蓉两口子好像还是希望戚杨能回来的,有天晚上他出去上厕所,就听见戚杨和孙全在书房说话,偶尔听见两句,听孙全说:“你不要意气用事,高中很关键,就算是做体育特长生,也还是省城更有竞争力。别耽误了你自己的前程。”
戚杨说了什么,他没听清,上完厕所回来,心情还有点沉重。
其实不光是现代,就是古代也是一样的,越是有钱的人家,或者繁华的城市,读书人越容易出头,乡下穷地方,师资力量跟不上,学生的眼界和学识也跟不上,即便寒窗苦读进了官场,也很难融入世家子弟的圈子里去。很多人都是输在起跑线上,努力一千倍一万倍也没用。
理智来说,戚杨确实留在大城市更有发展前景,何况他现在努力了,成绩又进步那么快。在富川一中他能考上个二本,在省城,他或许就能考上重点大学。
所以当戚杨来他房间看他的时候,他就跟戚杨说了:“我不是故意听的,我是无意间听见的。”
戚杨“嗯”了一声,说:“他这人就这样,不过是传达我妈的意思。”
“我觉得他说的还是挺有道理的,”孙全是大学老师,文化人,看的更清楚:“你应该好好考虑考虑,自己的亲妈,她肯定不会坑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