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1(2 / 2)

加入书签

  “那道长姓李,就在县门口摆摊,您可以打听打听,在县里极有名,您去了,就说您知道银娘的下落,其余什么也别说,他会跟着您来的。”

  “这钱是给您雇车的,麻烦大伯快去快回!”

  ……

  姜宁上辈子在裁缝铺做工的时候,有一日遇见个上门的道士,以为他想要缝制一套道袍,极热情的将他迎了进来。

  连着介绍了好几种料子,他却一种也看不上,只盯着门口的一套问是谁缝的。

  姜宁那时记性好,自然记得铺子里的衣裙都是谁做的。

  恰是那道士出走的妻子,银娘。

  他们原有个多病的儿子,于是抱了孩子到处寻医,有一日走到永安县附近,俩人起了争执,银娘以为相公不想再为儿子治病,就抱了孩子一人走了。

  一个妇人带着个多病的孩子,就在永安县附近的村子住了下来,那时裁缝铺的掌柜偶尔会去乡下收些衣物来卖,银娘就靠这个度日。

  那时的姜宁,利索聪慧,掌柜的偶尔也会让她去收,乡下路远,她有时还会在银娘家里借住,时日久了,俩人也生出些友情。

  对于银娘的遭遇,她那时还同情过。

  是以从那道士口中听到的却是另一种说法,便断定这其中有所误会,遂领了那道士过去。

  俩人见了面,那道士颇诚恳的解释了几句,能待在永安县寻找那么多年年,定也是用了心的。

  后来二人哭哭啼啼的抱在了一团,竟真的是郎有情妾有意,生生叫一场误会给拆散了。

  如今让他二人早些见面,以免蹉跎那许多年,她也算做了一桩善事。

  ……

  齐氏想要留那好心的道长吃顿饭,再替他将身上的道袍缝一缝,却没想到他从屋里出来就走,怎么都拉不住。

  “娘,让他走吧,银娘是他的娘子,他们夫妻已经很久没见了。”

  齐氏从灶间装了半袋子的花生,一把塞了过去,“道长帮了这么大的忙,不能空手回去,这是自己种的,不值钱,您带着路上吃!”

  张祁见姜宁点了点头,接过去,夹在左胳膊底下,拜礼,推开门就走。

  ……

  午饭是姜宁做的一大锅面条,陆家人一人一碗,自己寻了凉快的地方,蹲着吃。

  秦氏端了碗,走到齐氏跟前,“纯娘,一早就说好了的,六郎的药得停了。”

  “可六郎眼看就要醒了,大嫂,再吃几副吧。”

  “这都吃了多久了,再说,我管着家,全家的粮食和银钱是不是应该都在我这儿?”

  “大嫂,你听我说,那一百五十文是……”

  “好了,我也不问你那钱哪来的了,你也不用交到我这了,我知道当年老三给你留了一笔钱,你不愿意给,我也理解!”

  “大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