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9(2 / 2)
如果说画家们的昼伏夜出是源自艺术创作需求,老人们开始这样的习惯则是出自于动物的本能灵敏嗅觉了。除去了才开业时的日日宾客爆满,工作日期间,常住村子的游客以退休的老人们居多。在这自然的环境中,欣赏美景、品尝绿色食品、不时锻炼一下老胳膊腿,日子别提有多惬意了。老年人觉少呀,其中一个住得离山神庙近些。晚上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窗外月光莹莹,便起身,在院子里散步。月华如练,扑洒在大地上,山神庙前那株已经变成金黄的银杏树,此刻如同披上了一层金光一般,在浅浅薄雾中不似凡间,老人不自觉的往那仙境走去。
一路上,有月光照亮着青石铺就的台阶,路并不难走,又有道路两旁的奇花异草散发出阵阵幽香,老人慢慢走着,身体微微出汗,呼吸也加重了,可心脏却并不觉得负担。呼吸吐纳之间,只觉得浊气排出,阳气上升了。待到他走到路的尽头,就是山神庙,土地老人的神像端庄慈爱的坐在那里,俯视着众生。他不自觉的进去,下跪参拜,闻着袅袅的佛香,老人觉得自己悟道了,阳寿起码加了十岁。第二天一大早就把这事告诉周边的老人们。
于是游客中的老人们这下有了朝圣之旅,每个走过那条路的人都仿佛觉得生命得到净化。于是私下更是传扬开来。本来凌晨虔诚的走过山神庙的拜佛之路,老人们就该回去睡回笼觉了。可下山的岔路口,又遇到村里的原住民们,村里的长寿老人们成群结伴的上河流尽头去日常烧茶的饮用水,从不间断。于是两处人马一汇合,游客们看着九十、上百岁的老人们一个个精神矍铄,走山路半点不费劲,就更觉得悟了,这就是村民的健康长寿秘籍!当下求着跟着一起去到泉眼处。迎着初升的太阳,喝下一天的第一口灵泉水,从里到外,从身体到灵魂仿佛都得到了升华。
于是,当天村里小卖部一开门,一群游客老人就围了上来,指名道姓的要求购买村里老人背的小背篓和水桶。村长嘿呲呲笑着跟贾珍珍摆了这件事,她只觉得一头黑线,当初修山神庙就是为了跟老人们一个游玩的去处,也解释村里老人长寿的秘诀。现在看来,效果比她预期的好太多了嘛。
贾家村有了完全不同的文化圈子,养生派的老人和夜猫子派的画家占据了村里的夜晚,吸收着日月天地的精华。而年轻人们则更贪爱白日里风光。岱山山上看日出的旖旎绚烂,是求婚致胜的法宝。情侣们相扶相携爬上山坡,体味着上山的艰辛,享受辛劳后的丰美成果。在太阳光辉的照耀下,一切的举止都被放大,浪漫加倍。往日里木讷的人,在面对身边伴侣沐浴在晨光之中最美丽的侧颜的时候,甜言蜜语轻易的宣泄而出。
求婚完成了,剩下的就是在村里面好好游玩了。姑娘们跟着婶子们去田间地头亲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