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2 / 2)
国公府的事情就比较急了,既然是给老夫人贺寿,礼物当的是必不可少的。
不过如何找到一件能拿出手,并且不必花费太多银两准备的礼物,对于而今的谢家来说却是难题。
《红楼梦》中有一姑苏女子,名唤慧娘,作的一手好书画,更兼有能把书画绣在屏上的技能,曹公曾对慧娘所绣璎珞有过细致描写“每一枝花侧皆用古人题此花之旧句,或诗词歌赋不一,皆用黑绒绣出草字来,且字迹勾踢、转折、轻重、连断皆与笔草无异,亦不比市绣字迹板强可恨”,受到了不少大户人家文人雅士的追捧,风靡一时,一绣难求。
清朝有名的苏绣女子也不少,乾隆年间,有位名唤赵慧君的女子,作品曾被人赞“所绣人物山水,色丝鲜丽,一如图画”,可见并非曹公杜撰,而是实打实可能实践的绣法。
云珠对自己的字还是有几分信心的。且不说有前世有底子在,单单只算这辈子,她自幼便喜欢练字,饭后可用作消食,日常拿来当消遣。谢蕴是进士出身,自然知道写一笔好字的重要,故而对谢铮、云珠两兄妹的练字很是重视,再加上云珠自身的努力……不过十几岁的她写出的字已经很能看了。
云珠将慧娘之事细细讲给谢蕴夫妻二人,只说是在之前时候淘的戏本子中看过的。
谢蕴听完就明白了几分:“你的意思是,你来写两幅字,到外面找人绣好了拿去给老夫人做个屏风?”
李氏白了谢蕴一眼:“干嘛要再花那个冤枉钱,我同孟妈妈赶一赶便是。”
谢蕴反对道:“就这一个月的功夫,熬夜费眼,赶出毛病来可怎么办?”
云珠见父母僵持不下便弱弱开口:“就这一个月的时日,赶工伤身不说,叫府里懂行情的人一看,便是赶工出来的,倒也不美。记得去年中秋时候我写过两幅字,一副洛神赋,一副是父亲自己的文,一时兴致来了写芙蓉的,作了洋洋洒洒好长一篇,父亲说我写得好,我心下欢喜,就叫丹香在我屋里头支了架子绣了这小一年的功夫,而今还差几个字就能交差了。我原想着等冬天时候给爹爹做生日礼物的,可现下看来,给老夫人做生辰礼倒是比给爹爹做礼物更叫爹爹欢喜呢。”
丹香原本是在大户人家的家生子,年幼时候也曾在内宅里头伺候过,即便那时候年纪小也学了不少东西。后来那户人家没落了又将她转卖出来,倒叫李氏捡了个便宜。
丹香虽然性子天真,素日里又有些贪嘴,不过论起绣活可比云珠强出一座山去。更兼这是云珠千叮呤万嘱咐要好好做的,丹香平时做起来也用心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