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9(1 / 2)

加入书签

/> 王贵妃闻言,半响后轻轻点了点头,微微笑了笑:“宜贵人也是官宦人家的小姐出身,只怕自小还真的从未伺候过人,也是委屈她了,罢了,既如此,只怕她此时心中也难过,那支钗便过几日再送去吧,免得宫里人说本宫居心不良。”

素月闻言,上前将那支流苏钗重新收拾起来,转头看到王贵妃唇角挂着一抹笑,心情也明朗了几分,上前小声道:“娘娘,皇上这般离开,您看……”

王贵妃看了眼窗外,晨光已经照亮了芳兰殿,她微微颔首,道:“让杨有德去见刘公公,就说中午本宫备了枣肉羹,请皇上来用。”

****

谢樟坐在龙坐上,听着下面百官大臣的禀奏,目光渐渐落在了王正道身上,已经半百的人穿着绯红色的官袍,立在距离龙座最近的地方,神态威严,偶有听到一些官员的奏报,便会皱起眉头,满脸的不满之色,好似他才是这朝会上有权裁决的人一样。

谢樟转头将目光从王正道身上移开,看着天边一点一点的亮起,眼中毫无任何情绪。

朝阳伴着晨光渐渐为高大的宫殿铺上一层金色,鎏金的龙座更加夺目,谢樟高坐之上,对于百官刚刚禀奏之事,一律吩咐由王首辅并内阁定夺。

有几位臣子眼里闪过一抹失望之色,谢樟面色平静,却并未忽略,这些人还是三年前的那些人,他们都是自己登基十五年来的科举士子,自然是自己的门生,只可惜,他和他们都太年轻。

王正道娴熟的处理这百官的奏事,出具意见,并内阁讨论,朝会还未结束,事情就处理大办,只待谢樟用印,这些决策便可下发四方。

谢樟看着刘洪捧上来尺余高的奏本,微微点了下头,道:“百官勤勉,朕心甚慰,只是自余次辅伏法之后,内阁政事多有赖首揆及各部臣宫,未免政事怠误,次辅一职便由吏部尚书马大人接任,今年恰逢京察之年,马次辅继续兼任吏部尚书一职,待年后再议尚书人选。”

谢樟说完,扫视了一圈,见殿内数人不约而同的看向王正道,还有一些人虽然微微皱眉,却一副心知肚明的样子,还有个别人,先看王正道,后看辜梁铭,随后垂眸看地。

马致远上前谢恩,谢樟挥了挥手,道:“马次辅平身,日后还请与首揆大人共商政事,克己奉公。”

任用马致远为次辅入内阁一事,果真如谢樟所料,在辜太后和王正道两方顺利通过,在任命前,谢樟曾在无逸斋见过马致远,此人虽然人品令人不齿,可手腕确实油滑,谢樟不喜他,却知道他对自己有利,这般人物,用得其所,也能成就大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