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2(1 / 2)
但也是过去了。如今的王氏当家人王舒做了快二十年的翰林院学士也未能入阁。王氏的嫡亲兄长,虽饱有学名,却至今也只是个从三品的国子监祭酒。在本朝中毫无实权可言——可以说,赵瑜与王氏的婚姻能成,全赖于赵颉对于他有教导之恩的王舒存报答之心,方才以长子与其长女缔结了姻亲,又一路提拔无心政治的王家兄弟做了国子监的头。
王氏作为长媳随赵母掌家,金氏没什么好说的。但她的家族眼见着日益繁盛,她对王氏自然也不如最早刚嫁入时那般亦步亦趋地凑好。就好比今日,赵母摆宴,表小姐安明珠告假不去,听到了王氏耳里,自然也就是一句罢了。但金氏也在,她从不放过任何一处能与王氏争锋的机会,自然要笑着夸赵母两句再旁交侧击两句“安明珠不孝”,认为这是“小事”的王氏——自然也是“不孝”。
王氏是以才名出众的,诗书礼义皆是上品。你说她“不孝”,无外是当面说她书读进了狗肚子里。金氏边锋打得这么紧俏,王氏自然也不能再开口领了她的刺,当真顺了金氏的意,显得自己对赵母不够敬重。
左右安明珠只是个无依无靠的表小姐,王氏自然淡声道:“既如此,不如请二弟妹去瞧一眼,二弟妹向来关爱小辈,若是明珠病了,也好宽慰她两句。”
金氏又被王氏一堵,只好来这么一趟。
她这么来,自然对安明珠也就没报什么好意,她是打定了注意要让安明珠去,才好显得王氏先前的应答敷衍。
而安明珠呢?
按着身份说,她只是赵颉的外孙女。还是嫁出去又合离的女儿带回家的拖油瓶。女儿早早就去世了,赵母心疼小孩子那么小就没有母亲,做主将人留在了家里,不允安家将人带回。赵家势大,左右不过一个女儿,安家也不能多说什么。那按着宠爱呢?赵母虽然留下了安明珠,但也只是因为处于一时悲悯。她对早逝的、有些叛逆的女儿都不见得有太多的牵肠挂肚,又何谈女儿留下的这个女孩儿?赵家不缺孩子,安明珠一个表小姐,自然而然也就被边缘化了。
处于情理,王氏接受抚养了安明珠。但她自己还有三个孩子,两男一女,忙得头大,也没有太多的精力分给安明珠。安明珠就像是赵家养的一朵小花,对外可以展现赵家爱女疼孙,对内也可以随时宽慰赵母对女儿偶尔升起的那么点愧疚情。
半个透明人,家里简单多的那双筷子。
戚乐在心里这么形容安明珠,算不上可怜,也算不上幸福。甚至可以说,在这种争斗的内宅中,安明珠这样有着保命的身份、又不妨碍任何人利益的存在,应该是最安全的。顶天了也就是像金氏那样拿她当一回对付王氏的枪,倒不会真有人想要安明珠的命。说难听一点,要她的命还嫌弃损的阴德不值呢——正是这样,安明珠活不过十五岁才显得更为诡异奇怪了起来。
系统问:“也就说安明珠的死或许和她无关?”
戚乐道:“不一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