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1(2 / 2)
系统沉默了一会儿,它说:“没怎么了……我就是觉得,李朝舟是个好人。”
戚乐笑了:“他当然是个好人。不是好人能忍着做我主治三年?”
“我估计他是觉得当年离开自责呢,唉,这事有什么好自责的,我又没指望过。”戚乐拟完了诏书,最后对系统说,“反正我现在有了你,能活了。我能活,他应该也没什么好自责了。”
系统:“呃,也对。”
李朝舟的话题就此掠过,戚乐重新将注意放在了开阳的身上。
从她这些时日的观察来看,周朝的局势其实是开阳刻意为之的分权而治。
朝堂之上太宰太傅两派分立而治、互相牵制,上方恰有周国这小皇帝坐镇。三方制衡,以致皇权被尊。以小皇帝的年纪,若是朝堂缺了一太宰又或少了一太傅,他几乎就是被彻底架空的命,不要说如今的亲政,只怕连摆设都未必做的了。
最后以开阳君智计,平稳制衡的朝局势力推动些利国利民的良策根本不是问题。虽也会出现互相掣肘的情况,但这是能让少年帝王可以从两位位高权重的大臣手中,仍能抓住权利,仍能坐稳皇权最快、也最简单的方式。
开阳君对自己的这位皇帝弟子,真的不可谓不鞠躬尽瘁、穷尽心智。
就算对方不领情,甚至倍感威胁,想要反借罗万忠来牵制对付他,打破他费尽心力谋成的局面,开阳也默许了。
他真是为国为民,和自己一点都不一样。
戚乐将最后的诏书交予了黄门,自己回了位置上,随意的摸了一把棋子玩,她拨弄着手中的棋子,慢慢地想。
但又真的不一样吗?
真的不一样,她是不是该初见那面,引起开阳怀疑的时候就死了?
戚乐又忍不住笑了。
她松开了手,手中的棋子如砂砾般叮铃晃荡打在桌子上,吓了她身旁的同僚一跳。
另一名中书侍郎瞧着戚乐有些后怕,他困惑不解:“戚大人,你这是怎么了?”
戚乐笑道:“抱歉,我一时走神了。”
这位中书侍郎对于戚乐这位帮秦破虏胜了缅江只战的谋士还是颇为尊重,他连忙道:“无事无事。终归也到了时辰,你若是身体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