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5(1 / 2)
那么这个县就好办了。
只要有这个成功案例,那么对于全国的问题就又会多一个实用的方式。
现如今全国生产力直线下降,去年更是接近了零。说实话,政府这边也很吃力,此时急需解决办法。
这无疑是个好消息,甚至可以说是天上掉下来的一块馅饼。
本来林谦家里的鱼苗卖得就便宜,现在政府又会报销一部分,那养鱼接近零成本,收益又是不可限量,别说是政府给安摄像头,就是不给弄,这样零风险高回报的事情,也都是众人愿意做的。
林谦是鱼苗提供商,对于他的资助也比较高。政府这边记录了林谦所需要的,下回过来就会带来林谦需要的东西。
林谦要的是适合养鱼的大水箱和鱼粮,越多越好。
林谦家里掌握相对成熟的养鱼技巧,政府那边自己的鱼苗都不够用,是不会送往这边的。换句话说,政府会尽可能满足林谦的所有需求,要求是林谦来年提供全村所有人家需要的鱼苗。
好在村里只有五百来人,没多少人家。林谦家里的那些种鱼勉强够用。不过来年差不多没办法再卖鱼苗给政府了,村里头就内部消化了。
而有了这些水箱,林谦能养更多的鱼过冬,如此,后年就能有更多的鱼苗了。
前提还是要老天爷赏脸,来年的水跟今年一样,不至于太缺,不然没有水,什么计划都成不了。
既然水是鱼的命,那么存水又是一大问题了。
政府这边特意给了村里一个特权,在河水干枯的情况下,准许少量抽取地下水使用。同时呼吁村里人多在地边挖存水坑,争取解决田地用水问题,至于渗水问题,以后会派专家过来指导。
林谦阶梯井的计划没有成功,那么今年秋收以后,还是要在地里头挖一个中规中矩的小水库。他在考虑跟政府购买水泥板,到时候用水泥板将里面铺好,最大程度减少渗水,半年的土地用水要解决也不是难事。
很快就会进入十月秋收,只希望今年的冬天来得晚一些,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做。
今年一年,虽说不算是风调雨顺,但照比去年,老天爷真的足够的仁慈了。
从大队回来,林谦二人就开始继续画规划图。稻地里头挖的蓄水池一定要足够深,这样才能尽可能保证稻地的使用。旱田里面的蓄水池面积就需要大一些了,弊端就是种的作物就要减少了。
何阳轩提议在水上面培养无土栽培,可以在一片海绵上的边缘绑几个空的塑料瓶,如此在海绵上种上各种作物,既能够减少水的蒸发,又能利用每一滴水来获取更多的收成。弊端就是,无土栽培的植物同样需要消耗水源,在烈日的情况下消耗的更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