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19(1 / 2)

加入书签

候,娘家人都喜欢说自家闺女怎么怎么娇气,怎么怎么十指不染洋葱水。若是嫌弃这婚就别结了,别让我家闺女祸害你。如此女孩到了婆家,偶尔洗个盘子婆婆都能夸半天。

  爷爷哪里能不明白这种事情?

  这仨孩子白天都进入温室里面帮忙,晚上的时候自己就能回家,左右村子不大,家大人也放心。

  林谦跟何阳轩继续俩人种苗,这边将地里头都种出来,再去插秧。

  插秧这活瞧着简单,其实比栽苗难得多。双腿穿着靴子在水田里一走走一天,一天下来消耗的体力都是翻倍的。

  而且俩人还是新手,没什么经验,还在泥浆里摔了一跟头,弄得颇狼狈。

  可渐渐的,这其中的乐趣也在这里,亲手将一棵棵稚嫩的幼苗插入土中,眼瞧着它们长大、成熟,这种成就感是需要双手去得到的。

  这边插秧还在忙碌着,家里头泳池里面的鱼肚子都大起来了。

  林谦和何阳轩晚上回家的时候爷爷正在送仨孩子离开,刚洗把脸,爷爷就把鱼的事情跟他们提了。

  “这不少鱼瞧着肚子都挺大的,应该能繁殖了。不过也不着急,你们这几天够忙的,过两天再准备也行。”

  二人去游泳池看看,鲫鱼一直喂的囤积的鱼粮,当初买了很多,放在何阳轩的空间里头。瞧这样子,如果一直保持这么多的鱼,大概还能喂个三五年。只是三五年以后若是找不出代替品的话,这养鱼的数量就要大幅度减少了。

  林谦倒是有养禾花鱼的想法,只是之前诸多条件不准许。受限就是鱼苗的问题,鱼还没办法繁殖。而这些现成的鱼也不可能放进去,因为游泳池里面有净水装置,没两三天就会净化一次水质保持水的干净,同时也会定期换水和注氧,这群鲫鱼算得上是温室里的花朵,贸然送进稻田里根本活不了。

  同时家家户户都有给稻田打农药施肥的习惯,大大降低了鱼的成活率。即便是活下来了,鱼肉里面含毒量也高,长期吃对人身体不好。

  不过今年整体条件都挺好的。鱼到了繁殖期可以繁育了,而地里因为物资短缺的问题,很少有人家打药了。其实打药若是在正常范围内,养出来的鱼吃问题不大。只是往年为了多产量,家家户户都是拼了命的施肥、施药,左右不是自家吃,收成越多卖得钱越多。

  现在物资即便买得到也要限量,且种出来的东西都要留着自家填饱肚子,自然都舍不得用太多了。

  林谦跟何阳轩这几天晚上再累,也会在吃完晚饭后跟一块研究研究鲫鱼养殖方面的书。

  将需要准备的东西列个单子交给爷爷,让爷爷抽空准备,等二人插完秧就弄这群小家伙。

  其实家里头稻地不多,也就三亩多地,不过二人不习惯干这个,手法生疏。干了两天适应以后速度才快起来,别人家两个人两三天就干完的活,两个新手干成这样也不容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