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87(2 / 2)

加入书签

  中国交流团纷纷发表对康普顿的看法,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

  首先是苏凡毅说得, 康普顿仪器设备在国际鉴定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其次是周文瀚所说, 康普顿有庞大的资料库, 即便在国内能建立起资料库的鉴定室也是凤毛麟角,有资料库的鉴定室也不及康普顿的积累。

  此外,为何康普顿的鉴宝师眼界及广,鉴定能力非常高?就是因为康普顿可以随时提供给他们古董市场情报,掌握国际古董市场的趋势,跟上市场变动评估价格,这也是康普顿立于国际顶尖拍卖行最主要的原因。

  鉴宝师们都看出康普顿背后雄厚的资本,但想要踏进顶尖拍卖行的门槛却是难事。

  如交流团苏凡毅、焦兴宁等人深知从普通途径要进康普顿很难,所以才进入交流团,寻找能进康普顿的契机,即便这次不能进,如果能得到好评对事业前途也是有益处的。

  于是他们听到杰克继续说的话不由精神抖擞起来。

  “这几日你们在鉴定室的表现各鉴定组组长都有评价,并且给所有交流团共12个培训名额,培训成绩优异者能跟康普顿拍卖行签署雇佣协议,这个之后细说,先说12个名额都是各组长推荐的,中国交流团拿到3个名额。”杰克表现得非常兴奋:“伙计们,这是非常优异的成绩,要知道只有美国本土团队拿到3个名额,他们的背景占据优势,你们却不比他们要差。韩国并未拿到名额,其他国家只拿到一两个名额。”

  中国交流团的鉴宝师们面露喜色,有些人心里已经琢磨这三个名额能不能有自己?也有少数人患得患失在想自己机会好像不多,但人总抱着万一中有万一的态度。

  时而担忧,时而窃喜,这种情绪在每个人心中都有。

  苏凡毅咳咳,尴尬地看着周围的同伴,道:“杰克,直接说名字吧!”

  杰克爽快的点头:“这三个人是20组,18组以及12组的鉴宝师。”

  其中薛善和、焦兴宁以及阿蓉面露惊喜。

  薛善和是20组的成员,在鉴定室参与两次中国古代书画鉴定,他鉴宝的本事多半来自家学,出身于书香门第,对书画眼界比之平常鉴宝师要高,所以才会在20组里大放异彩。

  能拿到名额,薛善和也是又惊喜又得意。

  他在鉴宝领域造诣极高,但因为现在鉴宝行业大势是专精博通,很多鉴宝公司或者拍卖行业都要求你不仅要会鉴定书画,还要会鉴定瓷器古钱币玉器,这种复合型鉴定人才才最受欢迎。

  当然,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浸淫鉴宝行业数十年的专家未必能达到既专又博,所以这种复合型人才是有很大水分,任何门鉴定科目他们都只学点皮毛,鉴定多依靠高科技鉴定仪器和资料库。

  薛善和恰恰是最看不起这类鉴宝师的,毕竟他是这种潮流的受害者,这类鉴宝师就是踩在他头上收获名利的。

  他专精书画一门,因为不擅长其他鉴定科目,所以不被鉴定行业看重,他在交流团的资历算是中上等,但综合能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