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4(2 / 2)
之前庞老板指明要看明清瓷器,虽然不知道是不是林秘书的意思,阿蓉还是决定把挑选瓷器的范围缩小到明清年代。
别人都是边挑,边跟李乙洋沟通,阿蓉不用着这么做,凭她自己就足够看出瓷器的真伪和年代。
如何捡漏,阿蓉认为经验很重要,而她捡漏已经很有经验了。
“这瓷器多少钱?”阿蓉拿起釉色轻薄且器形玲珑的白釉笔筒,放在手中感受重量,发现轻盈的几乎感受不到在手中的重力。
“你要的话就五千块钱拿走。”老板只瞟了一眼就知道是什么,这是在旁近廖家村花钱买到的笔筒,虽然器形漂亮,但他并不看好这笔筒的价值,因为当时他从廖家村搬了整箱类似的笔筒,总共有八个,已经卖掉四个,送去三个,这是手里的最后一个。
之前的笔筒他只卖三千块钱,这次卖五千是因为最后的这个笔筒,是因为身上有刻纹。
如果没有其余的八个笔筒,老板都会把白釉笔筒当成好东西,品相是真的好,但有之前样子都差不多的白釉笔筒,兴致就没有那么浓,因为批量出现的瓷器应该都是仿造的。
他也没有要高价,在集货区很多东西都不好卖高价,因为卖高价会让顾客怀疑的你东西来路,很难出手。
再一个,他当初收货的时候,只用三千块钱就拿到手八个白釉笔筒,现在本不仅已经赚回来,还多赚好几倍的价格,所以这白釉笔筒能卖多少钱他不是很在乎,只要能卖出去就行。
阿蓉看了手里的白釉笔筒,觉得挺不错,如果林秘书看不上眼她拿回去收藏也可以。
如果是阿蓉不感兴趣的藏品,她会让陈老板过来直接买下来给林秘书看,总不能让她搭钱去买吧;要是她有点感兴趣,买下来再给林秘书看,正好不喜欢她也能留在手里。
五千块钱,说多其实也不多,古玩无价,五千块钱正卡在普通人都能消费的范围里。
阿蓉跟老板商量好转账交易,等钱打过去,老板看了眼手机发过来的到账提示信息,面露喜色:“钱收到了,我给您找个盒子给您装上,也好拿。”
盒子是硬纸壳做得,老板在里面放了一圈泡沫保护好瓷器,服务很到位,最后装在袋子里,拎起来就可以直接走。
阿蓉两只手拎着白釉瓷笔筒,和一本《御笔智严经》,回去找乐志虎他们。
二十分钟后,伙计顶着火热的太阳,解开外衣的扣子,用手绢擦着汗,看到陈老板匆匆赶回来,连忙打起精神道:“老板,您回来了?”
陈老板随意地点头,道:“嗯,你继续看着吧,有处理不了的事情再叫我。”
伙计连忙点头。
棚子里已经聚集很多人,陈老板看到满脸不耐烦的林秘书,心里咯噔一下,知道拖时间有点长了,连忙走过去道:“林秘书,我找到一件品相
↑返回顶部↑